盛博娱乐-安全吗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广州南沙开发区管委会办公室、广州市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其他
来源:南沙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日期:2022-01-21【浏览字号:】浏览次数:-
《广州市南沙区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已经管委会、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反映。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的重要机遇期、“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为贯彻国家、省、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精神,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落实省“双十”产业集群及市“万千百”产业集群发展要求,本规划根据《广州市南沙区、广州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动对接《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四五”规划》等文件,重点明确“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产业体系、空间格局、重大任务,是“十四五”时期推动我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纲领。
“十三五”期间,作为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我区以创新驱动为抓手,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实施以“1+1+10+N”为代表的产业政策体系,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带来了资金、人才、技术的快速集聚,有力支撑了我区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综合质效持续提升。一是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20年,我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69.5亿元,约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的36.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54亿元,位居全市第二,同比增长约7.6%。2015年至2020年,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持续提升,从148.7亿元上升至259.5亿元。二是规模以上工业结构明显优化。2020年,我区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57.5%,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3.6%。三是工业投资能级跃升。2020年,我区工业项目投资达153.9亿元,同比增长28.9%,其中工业技术改造项目完成投资90.9亿元,同比增长39.5%。
优势产业稳步发展。一是汽车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增长。2015年至2020年,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总产值从844.7亿增长至1329.5亿元,2018年、2019年、2020年连续三年突破千亿规模,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从29.4%增长至46.6%,对我区工业支撑作用不断增强。目前,依托黄阁汽车城,以广汽丰田整车项目为龙头,以新能源汽车项目为扩展,以智能网联汽车为发展方向,致力打造“整车—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汽车零部件基地—智能网联汽车”完整产业生态链。二是高端装备制造稳步发展。2020年,高端装备制造产值约300亿元,龙穴造船基地产能达558万载重吨,以龙穴造船基地为核心的集造船、修船、海洋工程、邮轮及船舶相关产业于一体的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集群正在形成。核电、轨道交通等领域聚集了东方重机、海瑞克等多家龙头企业,掌握了一批行业市场占优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
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是人工智能集聚态势基本形成。我区已聚集小马智行、云从科技、暗物智能等300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以图像识别、语音开发为主的产业发展方向,涉及交通出行、金融、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多个应用行业。二是生物医药发展态势良好。2015至2020年,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10.4亿元上升至30.9亿元,以化学药品制造、中药饮片加工为主要方向,广东医谷产业园区已聚集210多家生命健康企业。三是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产业加快布局。捷安集团总部及显示屏系列产品研发与生产基地、南砂晶圆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生产项目、芯聚能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研发和生产基地等有序建设,南芯SOI项目已落户,推动建设广州南沙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应用产业基地(创新中心)。四是海洋产业发展提速,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国家级可燃冰勘探及产业化总部基地等加快建设。
空间布局有效优化。一是工业产业区块划定工作顺利完成。完成《南沙区工业产业区块划定方案》,划定了黄阁先进制造平台区块、大岗先进制造业区块、龙穴岛临港产业区块等12个工业产业区块,面积共计98平方公里。二是稳步推进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制定并印发实施《南沙区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南沙区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实施细则》《南沙区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类项目实施指引》等政策,2019年、2020年我区累计完成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面积达105公顷。三是全力推动“散乱污”场所整治工作,“十三五”期间我区共清理整治“散乱污”场所630处。
创新实力显著提升。一是创新投入持续加大。“十三五”期间,我区全社会研发投入从23.5亿元增至50.5亿元,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科技信贷风险资金池。二是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在原有中科院“一院五所”基础上,携手中科院共建南沙科学城、中科院明珠科学园,动工建设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一批重大平台。2020年,我区建成各类创新平台335个,是2015年的3.4倍,其中大科学装置、高水平大学等重大创新平台15个。三是创新主体壮大发展。扶持培育了一批技术优势突出、成长性高的标杆型科技企业,2020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682家,约为2015年的9倍。四是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持续推进。推动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启动线上智慧服务总平台“华转网”,率先开启科技服务“电商模式”。五是孵化育成体系日益完善。2020年,我区建成11家孵化器和6家众创空间,其中广东医谷产业孵化器获得国家级孵化器认定,优创社区获得省级众创空间认定,实现了国家级孵化器和省级众创空间零的突破。
营商环境明显改善。一是持续完善“1+1+10+N”产业政策体系,在先进制造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产业和高端医疗等领域陆续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十三五”期间我区共发放产业扶持资金128.8亿元,实施减税降费超190亿元。二是促进中小微企业壮大。建立健全中小(民营)企业服务体系,整合“区级中小企业服务中心+镇街商协会+特色产业园区+各类社会服务机构”等多维度服务力量,搭建“1+N”企业服务平台网络,整合一批投融资机构,建立区民营企业服务资源库、专家智库等服务库,为中小企业提供多方面支持。三是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出“证照分离”改革2.0版以及6+X证照联办,实施“交地即开工”3.0版和“无证明自贸区”两项举措,有效简化审批程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工业发展基础良好,但面临较大压力。“十三五”期间,受宏观经济形势与国际环境复杂化、生产要素成本上涨、制造业产能过剩、环保压力加大以及产业发展导向调整影响,我区工业发展面临较大压力。2015年至2020年,我区工业增加值增速从9%下降至4.7%,工业增加值占全区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从66.1%下降至36.3%,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区整体经济发展。同时,2020年工业增加值为669.5亿元,低于黄埔、花都两区。
产业结构有所优化,但动能转换动力不足。一是较为依赖汽车制造业,产业结构抗风险能力待提高。2020年,我区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占我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6%,新冠疫情暴发后,汽车制造业一度陷入停滞,影响我区经济复苏进程,且随着全国汽车产业市场需求增长进入疲软期,汽车制造业发展可能面临新的增长瓶颈,抗风险能力存在潜在弱势。二是汽车、装备制造、化工、都市消费[都市消费主要包括智能家电、食品饮料、珠宝首饰、纺织服装等产业领域。]等传统优势产业整体处于全球价值链中端,自主开发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仍有较大上升空间。其中,汽车产业以合资引进技术为主,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处于发展初期,相关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供给体系尚在建立。化工产业以中初级产品为主,受资源、环境、安全等约束面临转型升级压力。都市消费产业受消费需求升级等因素影响,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空间布局较为分散,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三是新兴产业尚待培育。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仍在起步期,发展基础偏弱,整体规模偏小。其中,人工智能产业大部分未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成果转化效益不突出,且偏重于应用层,对基础层和技术层关注不足。医药制造产业空间分布较为零散,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行业龙头相对缺乏,高品质产业载体平台仍在建设中。
产业集群规模效益较弱,产业链安全性受到挑战。一是已有产业领域集群化程度有待提升。目前,我区仅在汽车领域形成相对成熟的集群,“一业独大”特征突出,高端装备制造、化工产业整体规模较小,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都市消费等领域集群特征尚不明显。二是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亟待提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仍存在短板,核心原材料、零部件及技术对外依赖程度较高,中美经贸摩擦和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卡脖子”问题更加凸显,如汽车行业产业链部分环节受疫情影响较大。同时,除整车企业外,我区主要产业领域大部分企业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环节,龙头企业带动效应弱。
高品质产业空间供给相对不足,空间利用模式待转型。一是工业用地总量较少,增量空间较为有限。我区现状工业用地面积约38平方公里,总量低于白云、黄埔、花都等工业大区。“十三五”期间,我区工业用地年均出让约1平方公里,随着城市定位的转变、城市更新的推进,工业增量空间受到较大限制。二是工业用地利用效率有待提升。我区工业用地平均容积率约0.5,低于全市现状水平(0.7),工业用地地均增加值约17.6亿元/平方公里,处于全市中游水平。三是工业用地布局零散。我区工业整体呈现“一个大聚集片区+若干零散企业”的布局特征,以黄阁汽车城和小虎化工区为主,外围零散分布若干大企业或村级工业园区,园区化程度相对较低。四是规划与现状产业空间错位。我区仅约40%的现状工业用地、20%的规模以上企业位于工业产业区块内,约22%的现状工业用地被纳入3年、5年、10年城中村改造计划范围,存量工业用地面临较大转型升级压力,可供开发利用的工业空间相对有限。
创新资源支撑作用待发挥,关键核心技术待突破。我区创新资源丰富,但产学研联动机制尚未完善,研究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有待进一步打通。2020年,我区高新技术企业数量(682家)位于全市第二梯队,有研发机构的企业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为48%,但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更是我区高水平建设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和承载门户枢纽功能的广州城市副中心“三区一中心”,塑造发展新优势、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五年。新形势下,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内外环境面临前所未有的深刻复杂变化,机遇和挑战并存,但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在大国战略博弈成为常态和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大背景下,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不稳定性上升,区域化趋势明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客观上给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造成严重阻隔,全球产业链迁移提速,后疫情时期产业链和供应链本地化、区域化、分散化趋势将更加明显。同时,发达国家大力实施“再工业化”吸引高端制造业回流,加大对我国“卡脖子”技术及人才的封锁力度,低收入国家凭借成本优势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我国制造业产业链将持续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回流和发展中国家低端转移的双重挤压。这要求我区确保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有序参与全球分工竞争。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是主要方向。“十四五”时期,创新周期将进一步缩短,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加速在制造业领域应用,新技术革命将加速产业组织形式变革,不断催生数字经济、创新经济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制造业和信息化融合成为关键路径。广州市明确提出“九个智慧行动计划”,涵盖智杆、智路、智车、智品、智桩、智园、智区、智链和智轨。这要求我区先进制造业抓住技术替代和产业升级机遇,推进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推动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发展,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重塑,实现先进制造业降本增效,提升全球竞争力。
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防止工业占比快速下降影响经济发展,稳定制造业发展成为国家及城市未来发展的主要策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要求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高收入经济体的经验表明,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应稳定在20%—30%,保持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对于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生产率提升和结构转换、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保障社会就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深圳、南京、杭州等各大城市都在积极发力先进制造业,如南京推出新基建、新消费、新产业、新都市“四新”行动计划,杭州全面实施“新制造业计划”。2020年,我区工业带动了占全区约23%的社会就业、约41%的税收,在推动“三区一中心”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这要求我区进一步突出制造业的重要地位,保持制造业发展稳定,培育制造业内生优势。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制造业从外向依赖转向内需拓展。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居民消费能力显著增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正在加速形成。满足消费结构升级需求,解决各类“卡脖子”和瓶颈问题,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力和关联性,成为重中之重。这要求我区先进制造业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支点,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用足用好国内大市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区内制造业基础再造,有效提升产业链,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推动供给创造和引领需求,实现供需良性互动。
区域竞争从产业竞争向产业集群竞争转变、从城市之间的竞争转向城市群之间的竞争。我区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处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和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交汇点、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随着“双区”建设、“双城”联动持续推进以及深中通道、深茂铁路等大湾区重大区域交通路网逐步建成,我区战略叠加机遇前所未有,产业合作基础和市场辐射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同时,广东省明确提出到2025年,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培育十大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打造产业高质量发展典范。这要求我区先进制造业发展紧抓重大战略机遇,充分发挥国家新区、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三区”叠加发展优势,依托南沙科学城、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重点平台,作为未来广州融入湾区发展最为前沿的战略副中心,深化与港澳、深圳、佛山、中山等周边区域在产业链、创新链上的协作分工,实现产业联动、科技互通、信息共享,打造区域发展新引擎,增强国际竞争力。
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广深“双城联动”重大历史机遇,落实广东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六大工程”和广州制造“八大提质工程”要求,充分发挥“三区一中心”叠加优势,以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为目标,全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合作,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建设具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争创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在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中走在前列。
创新驱动,重点突破。始终把创新驱动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瞄准全球科技变革最前沿和产业发展新趋势,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发挥科技基础设施丰富、应用场景广泛等优势,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大力提升新兴技术原创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与产业联合创新,重点解决“卡脖子”问题,加快攻克重点领域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发展短板,打通支撑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全流程创新链条。
补链强链,挖潜赋能。积极聚集和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加快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全球配置,重点推动制造业补链、强链、固链,补齐制造业关键核心环节,持续夯实产业基础能力,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制造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培育竞争力强、安全可控的产业链群,支撑我区制造业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增存联动,空间转型。坚持产业与空间融合,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精准打造产业集聚发展平台,加强工业产业区块管理,推动新增用地集中连片供应,引导存量用地聚集发展,提升工业用地效率,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底线,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打造集聚集约、高效利用的高品质产业新空间,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保障。
区域联动,开放合作。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创新区域联动发展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充分发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优势,拓展与港澳合作的广度与深度,加强与深圳、佛山、中山等周边区域的协同合作,提升区域发展整体竞争力。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和产业生态建设,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契机,以更开放的理念、更包容的方式对外开放,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技术和标准,推动产业链群深度参与全球分工,打造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加快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面向中国制造2025,进一步突出先进制造业重要地位,稳定制造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发挥好实体经济在稳定国民经济发展、支撑经济效率提升、推动服务业发展、促进科技创新、保障社会就业等方面的作用,在掌握核心技术、掌控产业链关键环节、占据价值链高端方面主动作为,将南沙建设成为顺应未来趋势、把握创新机遇、匹配高端定位、体现南沙特色的“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基地、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高地、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服务融合标杆”。
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基地。依托粤港澳大湾区,以智能制造为重点,深入推进制造业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以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为龙头,以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为先导,以海洋经济、空天经济为前沿,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若干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世界级产业集群,全面提升先进制造业发展质量、效率和效益,打造国际一流的智能制造基地。
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高地。立足于海洋科技、产业基础及应用场景优势,延伸产业链、价值链,推动船舶与海工装备、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新型海洋材料等产业集聚发展,提高海洋产业基础创新能力,拓宽海洋领域开放合作,支持科技兴海示范基地建设,建设面向未来的海洋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领先的海洋产业高地。
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服务融合标杆。紧紧把握大湾区建设和先行示范区建设“双区”驱动、“双城”联动重大机遇,加强与周边区域联动,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优势,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深化研发、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关联,鼓励发展两业融合的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培育两业融合的标杆企业和示范载体,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制造服务融合标杆。
到2025年,基本建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制造业体系,战略性支柱产业实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数字经济优势突出,未来领域成效初显,竞争力强、安全可控产业链群基本形成,建设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走在全市前列。到2035年,全面建成体现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先进制造业体系,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形成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企业,技术创新、两业融合、两化融合走在全国前列。
规模实力明显增强。先进制造业规模总量持续扩大,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38%以上,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提升至75%以上,形成若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一批国家级制造业优质企业,形成一批走在全国前列的企业品牌。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升至45万元/人,工业用地地均增加值实现20亿元/平方公里。工业投资稳定增长,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20%,发展后劲明显增强。
产业体系有效优化。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实力持续提升,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五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海洋经济、空天经济两大未来领域初显成效。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在20%以上,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65%。工业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稳步推进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等创新载体建设。到2025年,大科学装置有序运行,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研发实力显著增强,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在2%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比重在65%以上。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主要承载区。
绿色发展成效突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制造业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转型成效显著,生产能耗、主要工业污染物排放显著减少,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指标。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一定成果,绿色制造模式普遍推广。
[注]待按照国家统计局《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测算,暂按我区“十四五”规划纲要目标数据。
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对接省“双十”产业集群及市“万千百”产业集群,强调未来导向、创新导向、服务导向,构建“2+5+2”先进制造业体系,巩固提升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和现代高端装备两大战略性支柱产业,培育壮大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超前谋划海洋经济、空天经济两个未来领域。打造“1+2+4”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即1个3000亿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2个500亿级(现代高端装备、新一代电子信息)、4个300亿级(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环保、都市消费)的产业集群体系,集聚更多高端要素资源,不断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自主品牌企业、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为重点,支持广汽丰田等企业做大做强。加强区域内汽车、通信、交通和能源领域的资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做优做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节能汽车和汽车后市场服务,重点打造黄阁汽车城、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庆盛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明珠湾智能网联汽车创新片区、沙仔岛国际汽车展销贸易窗口。
到2025年,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总产能突破125万辆,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3000亿元,自主汽车品牌影响力显著增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汽车电子关键零部件具备自主研发能力,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小规模商业化应用,充换电服务网络便捷高效,基本形成世界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创新集群。
节能汽车。加快传统燃油车向节能汽车转型发展,稳住燃油车市场基本盘。推动以广汽丰田为代表的整车企业高质量发展,逐步形成产销规模达100万台的生产能力。坚持自主研发和合作开发相结合,加强研发发动机增压技术、轻量化技术,进一步增强燃油汽车市场的竞争力。推动现有传统燃油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从高油耗部件生产向低油耗部件生产转型。推动上游产业链条强链补链,重点引进电机、电子控制系统、轻量化应用等零部件企业,积极培育一批具有节能技术创新优势的内资零部件中小企业。
新能源汽车。围绕新能源整车生产线形成全产业链条、配套基础设施及运营服务体系,围绕新能源产业链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综合热管理、驱动电机与动力控制单元为重点,聚焦新一代模块化高性能纯电整车平台开发。加快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产业化攻关,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引进并培育一批电堆、压缩机、DC/DC变换器、氢气循环装置等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企业,推进氢燃料车型研发和产业化。
智能网联汽车。依托广汽丰田、小马智行、合创汽车等龙头企业,重点补足车载感知系统、车联网通信终端、车载芯片及半导体元器件等领域,培育一批车载计算、线控系统和车载软件等关键领域独角兽企业,建立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体系。瞄准汽车电子系统的薄弱环节,发挥本地合资企业的技术优势,培育扶持一批车身电子稳定系统(ESP)、汽车牵引控制系统(TCS)等企业。积极创建全球智能网联汽车电子产业创新中心,引进培育智能网联核心技术研发机构,与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产业共同形成“产研结合、相互赋能”的协同效应。
汽车服务业。依托沙仔岛建立辐射华南地区的汽车国际展销贸易中心,构建涵盖展示销售、检验测试、个性化改装、汽车金融、物流配送等汽车服务产业链。借助综合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建立平行进口汽车保税展示基地,推动展示销售业务延伸到泛珠江三角洲地区。积极推动建设汽车实验室、汽车检测线、车务服务站、汽车符合性整改场所。吸引销售服务、金融信贷机构、拍卖租赁、二手车鉴定评估、仓储物流等企业的集聚。
大力推动产业链条提升工程。建立“链长+链主”的汽车产业“链长制”工作推进体系,发挥广汽丰田引领辐射作用,带动区域内零部件企业集聚发展,构建新型整零协同发展体系,形成整机和零部件企业相互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良好局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汽车产业协同发展,在产业链条优势环节加强合作,在产业链条薄弱环节率先布局,发展壮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鼓励整车企业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领域企业合作,全力支持培育和引进关键零部件领域企业。推动传统汽车零部件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汽车零部件产业从单一的燃油车零部件产品研发生产向新能源汽车产品多元化发展。提前布局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支持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部件技术攻关、工程研究和产品开发。做强做大现代汽车服务业,提升汽车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等发展。
加快推进创新能力突破工程。集中力量开展重点领域核心关键技术攻关,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要技术路线,整车企业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重点,零部件企业以智能化制造系统、高性能自动监测为重点。加强颠覆性技术前瞻研发,加强动力电池、燃料电池、石墨烯电池等电池技术研发,推动燃料电池商业化运用,加快脑控车技术、可视化技术研发。重点围绕动力电池与电池管理系统、电机驱动与电力电子总成、汽车智能化技术、汽车网联化技术、混合动力系统、燃料电池动力系统6个创新链,开展市场化创新孵化。
深入开展网状生态融合工程。坚持相互赋能、协同发展新理念,促进汽车智能制造、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形成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在能源领域,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合作开展V2G示范应用;在信息通信领域,推进以数据为纽带的“人—车—路—云”高效协同;在交通领域,发展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以及智能绿色物流运输体系;在智慧城市领域,搭建南沙智慧城市大脑综合平台,推进充电桩信息管理、出行服务、货运服务等大数据的可视化,提升智慧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
加快推进应用推广示范工程。积极推进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示范应用,推进智能网联自动驾驶商业化运营,推动新一代车用无线X)示范应用和商业化应用。加快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应用示范。
加速实施基础设施夯实工程。协调推动智能路网设施建设,解决沙仔岛—小虎岛—黄阁等部分重点路段的道路运力组织问题。大力推动充换电网络建设,建立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绿色安全和性能优异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有序推进氢燃料供给设施布局,在核心区布局建设约10座加氢站,支持利用现有场地和设施,开展油、气、氢、电综合供给服务。
依托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南沙—顺德),重点发展船舶与海洋工程、环保装备、轨道交通、核电、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性装备制造业,推动装备制造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链配套能力,有序推动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龙穴造船基地、研究院国际智能制造平台等建设,打造现代高端装备聚集区。到2025年,现代高端装备产业竞争力明显提升,总产值超过500亿元,建成具有较强国内影响力的装备制造集群。
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依托广船国际、黄埔文冲等企业,重点发展海洋船舶、船舶工业配套、深海资源勘探装备、海洋测绘、监测/观测仪器等领域设备制造及关键系统研发。支持研发制造LNG(液化天然气)双燃料成品油轮/化学品船、大型集装箱船、客滚船、科考船、极地运输船、半潜船、豪华邮轮等高附加值船舶和军辅船、特种船等船型。大力研发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自升式钻井平台、大型浮式生产储卸装置及关键设备、海洋监测探测仪器设备等海洋工程装备及关键系统。加快发展深海探测、海上作业保障装备及专用设备,加快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转变。
重型装备。依托东方重机、三菱重工、海瑞克等龙头企业,加快招引集聚上下游产业项目,推动产业链条化、产品系列化、配套本地化发展,掌握一批在行业市场占优的自主研发核心技术。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制造,推动土压平衡式盾构机、混合式盾构机、混凝土搅拌机等施工机械制造装备发展,提高刀盘刀具、驱动系统、密封系统、导向系统等关键核心零部件配套能力。支持发展核电装备制造,加快发展大型先进压水堆、高温气冷堆、快堆及后处理技术装备,提高模块化水平,重点建设南沙东方重机核电装备制造基地。
高档数控机床。大力发展高速高精复合加工机床、大型数控机床和专用加工机床、智能型数控系统、开放型数控系统、高速电主轴、多轴联动主轴头、精密光栅、高速高精度主轴轴承等,推动广东省高档数控机床及关键功能部件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发展。重点关注钛合金、高强合金钢、高强铝合金、高温合金、非金属工程材料与复合材料等高性能增材制造装备领域。
航空航天装备。重点扶持航空发动机、航空机载设备及系统、航空新材料、航空零部件等配套制造产业,发展精密轴承、精密模具、数控、钣金、焊接以及锻造航空配件、民用机械加工等产品,推进大岗空天产业园建设,培育国际一流的航空航天产业集群。
提升装备制造高端化水平。强化装备制造企业在装备总集成、整体解决方案以及总承包等方面的能力,支持引进大型现代高端装备企业区域和研发总部。围绕龙头企业,以商招商,重点完善关键零部件、工业软件等产业链关键环节,发展现代高端装备全产业链。
打造装备协同创新平台。开展产业链协同攻关,组织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配套企业,积极承担“一条龙”攻关行动。重点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工业系统软件等关键“卡脖子”技术。在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领域重点突破高端船舶设计建造技术、船体结构轻量化技术、船型优化节能技术等关键共性技术。
推进装备智能制造示范应用。依托明珠科学园、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等优势资源,加快建设香港科大国际智能创造平台等一批重大项目,深入推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工业机器人在多产业领域的示范应用。
推动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探索开展军转民技术交易试点,整合专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促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辐射和转移。
顺应人工智能发展趋势,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和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聚焦智能传感器、神经网络芯片、智能机器人、人工智能软件、5G网络技术等产业,培育人工智能创新产品和服务,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加快在智能制造、智能医疗、智能家居、智能教育、智慧城市等“AI+”领域的应用,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以南沙科学城为主要载体,加快专业实验装置及研发平台建设,支持小马智行、云从科技、科大讯飞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国家级车联网先导示范区建设,加快推进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建设,建成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产业园区,构建人工智能产业生态。
智能传感器。重点突破视觉、触觉、位置、测距、图像感知、嵌入式算法等传感器关键核心技术,大力发展新型生物、光学、超声波、信息等智能传感器,支持面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的智能传感器研发和应用。完善新型传感器的系统和结构设计能力,推动发展器件级、系统级测试技术及专用制造装备和测试校验设备。
神经网络芯片。支持深度神经网络基础架构及学习算法研究,推进人工智能处理器芯片的自主开发,重点开发面向模型训练与智能推断的高性能、高扩展性、低功耗、高吞吐量的云端神经网络芯片和终端神经网络芯片,发展开发类神经网络分布计算、异构多核及可重构计算等处理器芯片,提升神经网络芯片多人工智能场景的处理效能。
智能机器人。突破机器视觉、人机交互、自主决策等关键技术,发展焊接、装配、喷涂、搬运、检测等智能工业机器人,推动智能识别、自主操作、群智开放、智能执行、深度学习等机器人研发和产业化。重点研发生产多关节弧焊机器人、真空(洁净)机器人、全自主编程智能工业机器人、人机协作机器人、双臂机器人、重载AGV等工业机器人。
人工智能软件。加快构建以工业软件、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为核心的工业自主软件技术体系,大力发展基于三维图形平台设计制造软件、智能工厂工业控制软件。围绕高端软件平台化、标准化的要求,支持开展面向人工智能的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开发工具等基础软件研发,发展工业计算机、工业云、通用型嵌入式等工业操作系统。研究开发图像识别、语音识别、机器翻译、自然语言交互、知识处理、控制决策等应用软件及智能系统解决方案。
5G网络技术。联动粤港澳大湾区内华为、中兴通讯、TCL等龙头企业,全面布局5G网络建设,加强5G核心技术研发,加快5G试验进度和关键技术验证,大力发展电子元件及组件、5G网络设备、应用终端等产品。推动5G+智慧交通应用,支持以车载5G移动通信为主的自动驾驶技术示范应用,加快建设以5G应用为突出特点的国家级车联网先导示范区。深入拓展5G在智慧城市、工业互联网等mMTC(大连接物联网)方面的应用。
加快自主创新能力突破。加快广州国际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华为(南沙)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广州智能软件产业研究院、广州市人机协同开放平台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企业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大力引入国内外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突破共性“卡脖子”技术环节,形成一批具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成果,建成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创新策源地、应用示范地和产业集聚地。
推动重点领域应用。积极推动“人工智能+金融”“人工智能+医疗”“人工智能+物流”“人工智能+教育”“人工智能+交通”等传统产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开放相关行业市场,促进人工智能产业落地,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创建一批应用示范标杆项目,加快探索形成一批行业标准和典型产品。消除行业准入壁垒,重点建设面向人工智能的公共数据库、测试标准、服务平台等,加速完善人工智能面向行业应用的各项检验评测、标准、安全评价体系。
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以国际智能制造平台、美的集团工业互联网平台等为龙头,吸引集聚一批国内外智能制造高端资源。建设工业互联网产业集群展示体验中心,综合运用5G+4K/8K、AR、VR、人机交互等技术,集中展示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工业互联网应用成果。积极开展工业互联网宣讲会,组织工业企业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进行对接。
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在黄阁汽车城、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等重点产业园区率先建设部署基于5G网络的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化车间,打造智能制造新模式样板工程,形成一批典型工业应用场景。
充分发挥国家政策叠加优势、第三代半导体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全球范围内技术和创新资源的整合优势,以广州南沙新能源汽车第三代半导体应用产业基地(创新中心)为主体,优先支持面向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和人工智能的先进半导体产业技术研发和生产,布局建设较大规模特色工艺制程生产线和先进工艺制程生产线,着重解决“缺芯少核”问题,打造“产业链条完整、原始创新能力领先、共性技术平台健全”的第三代半导体应用创新示范区和产业集聚区。
推进全产业链发展。打造上游芯片设计、中游芯片制造、下游模组封装联动发展的全产业链。在材料环节,依托南砂晶圆项目,开展碳化硅单晶材料的研发、中试和后续量产等工作。在中游封装环节,推动晶科电子(LED及汽车电子封装)、联晶智能(LED车灯模组、车灯总成)、芯聚能半导体、安捷利等企业发展壮大。在下游应用环节,汽车电子可在汽车产业领域应用,LED可在照明光源、舞台应用、新型显示等领域应用,工业电源、消费电源、电机应用、电力传输等领域也分布着大量的潜在应用企业。
壮大企业主体。加快引入并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比较优势突出、掌握核心技术的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企业,建立以龙头企业为主体、上下游企业紧密结合的产业链战略联盟。
完善产业生态体系。深化与新材料、新型显示、新能源等产业链跨领域融合,强化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芯片、电子元件、电子器件等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形成紧密协作的区域配套供应链。
顺应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依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中医等高端医疗资源,发挥南沙科学城科研优势,聚焦化学药、现代中药、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加速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广东医谷产业园区等重大平台建设,支持一品红药业、南沙龙沙等企业做大做强,推动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向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高端发展。力争到2025年,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形成一批全国知名的拳头产品和领军企业,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转型升级。
化学药。围绕临床使用广泛、解决患者病痛疗效佳的即将过专利期的药品进行仿制研发。针对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等重大疾病和多发性疾病,进行抗肿瘤类、心血管类、抗过敏类等创新药物的研发。发展缓释、控释、透皮吸收、粘膜给药等新型制剂技术、新型辅料、新剂型以及适合特殊病人群体的新给药途径。鼓励老品种新适应症研究,支持开展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加强对全球首创药品的研发和落地支持。
现代中药。发展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质量控制新技术,加快新型中药饮片、中药剂型改造等新技术开发和应用。针对肿瘤、心血管等重大疾病,重点发展具备中药活性成分的现代中药产品和配方颗粒药物等新型中药产品。支持建设符合国际规范和中药特色的现代中药质量控制及检测体系。积极发展基于中药原理的中药保健品、药妆化妆品等。
生物制药。大力发展生物芯片、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鼓励基于新靶点、新结构、新功能的抗体、蛋白、多肽、核酸、免疫细胞治疗等新生物技术发展。重点推进预防重大传染病、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新型疫苗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开发新冠疫苗,抢占疫苗领域技术制高点,推动一批产业化项目落户。支持干细胞与组织工程基础研究,开展干细胞临床应用安全性评价,开发干细胞治疗药物和产品。
高端医疗器械。重点发展针对肝炎、艾滋病、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肿瘤、遗传疾病等疾病以及优生优育方面的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CR)、床旁诊断(POCT)试剂和仪器。支持开发针对特殊人群的诊断设备以及基因测序等前沿领域技术产品。扶持数字化诊疗设备、家用医疗物联网设备、移动医疗互联网终端的研发与生产,鼓励健康监护产品、康复设备研发与生产,鼓励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开发,加大医学影像设备、先进治疗设备技术研究。
绿色食品饮料。以绿色化、健康化、高端化为导向,依托珠江啤酒、王老吉大健康等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绿色食品饮料产业,扩大广式凉茶、珠江啤酒等优势产业生产规模,支持方便休闲食品向多品种、营养化、高品质方向发展,适应消费升级需求。制定食品行业“红线、底线”标准,推广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支持绿色食品健康溯源平台及体系建设,建设优质安全的国内食品制造基地,打造具有国内竞争力的食品饮料产业集群。
深入推进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落实“研发机构+医院+企业”全链条对接机制,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与中科院、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科研院所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省中医等医疗机构建立紧密合作联系,整合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创新要素,参与更高层次的生命科技竞争与合作。
引进培育一批高优质项目及企业。围绕重点领域,瞄准世界500强、大型跨国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策划引进一批高端项目和龙头企业,以及拥有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的高成长性企业,吸引带动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同步落户。实施名企培育工程,集中资金、土地、人才、政府开放数据、市场等优势资源,在部分细分产品领域培育一批领军型企业。
抓好一批公共技术平台建设。依托广东医谷产业园区、粤港澳大湾区精准医学产业基地等重大平台,加快建设大分子药物公共服务平台、药物筛选及早期安全性评价平台、蛋白表达分析测试平台、干细胞产业转移服务示范平台、医疗器械质量及安全测试平台等,提供注册、检测检验、行政审批等“一站式”服务。
围绕半导体与集成电路、航空航天、船舶与海洋工程、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等产业领域的发展需求,瞄准高度依赖进口的先进基础材料、关键战略材料、前沿新材料以及精细化工产品,依托小虎化工区等产业园区以及沙伯、巴斯夫等龙头企业,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坚突破,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品质性能和绿色安全生产水平,打造特色鲜明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到2025年产值规模突破300亿元。
先进基础材料。面向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等行业领域,依托JFE钢板等龙头企业,推进高品质特殊钢关键品种开发,不断提高钢铁产品质量与性能。重点发展新型高强韧汽车钢、汽车用铝合金、汽车用工程塑料、汽车用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等。
关键战略材料。把握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发展机遇,以新能源材料为主线,重点发展高镍三元材料、锰酸锂、磷酸铁锂等新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人造石墨、硬/软碳、钛酸锂等负极材料,研究开发新一代富锂锰基正极材料和新一代硅基负极材料,加快发展隔膜材料、电解液、储氢材料及其他配套材料。配套周边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积极发展电子信息功能材料,提升先进半导体材料、新型显示材料、氦气及氦基混合气电子材料、高端光电子与微电子材料等关键材料技术研发和生产制造水平。面向生物医药与健康领域的生物医用材料,支持发展应用于骨、皮肤、神经等组织再生修复的再生医学产品,应用于心血管、人工关节、种植牙、视觉恢复等临床治疗的功能性植/介入产品,以及聚酰胺类手术缝合线材料、环保医疗插管材料、聚多糖类材料等医用原材料。
前沿新材料。把握新材料技术与信息技术、纳米技术、智能技术等融合发展趋势,加快开发石墨烯材料、3D打印用材料、智能仿生与超材料等高端产品,推进产业规模应用进程,拓展市场广度和深度。
精细化工产品。调整下游产品结构,引入配套化、高附加值、低污染的产业项目。重点发展高性能聚烯烃材料、工程塑料、环保型聚氨脂树脂、生物基合成材料、环保型高性能涂料等产品,提升功能橡胶附加值,大力发展特种合成橡胶,探索改性水基型胶粘剂和新型热熔胶,新型表面活性剂等新型产品。
完善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新材料研发中心以及检验检测公共服务中心,重点解决新材料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不足问题。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快高端产品开发。
扩大产品推广应用。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新材料产品产业化和市场化。鼓励需求与生产企业联合开发、设计及评价新材料产品。鼓励开展原创性新产品的应用示范,完善“首批次”应用担保和风险补偿机制。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加强产品标准与下游行业设计规范的衔接配套。
推进产业绿色发展。推动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的深度融合,加强绿色改造,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研发力度,深入推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高耗能设备系统节能改造,降低企业能耗,提升清洁安全生产水平。
深入贯彻习总书记宣布碳达峰目标与碳中和愿景的精神,围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等产业领域发展需求,发展新兴清洁能源产业,以氢能、智能电网等产业为重点,推动可燃冰产业化,稳步推进新能源关键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加强节能环保技术装备产品的研发攻关,提升节能环保产业供给水平,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到2025年规模突破300亿元。
氢能。发挥交通枢纽、国际港口和仓储物流基地优势,加快氢能产业布局,实现制氢、储氢、氢燃料电池等领域核心材料和装备的自主研发,建立相对完善的氢能制取、储运和供给等基础设施网络。拓展氢能产业应用示范场景,实现氢能船舶、氢能公交、燃料电池乘用车、重卡物流车、港口机械设备等应用。支持广钢气体等制氢企业发展壮大。推进国际绿色氢能港口示范区、绿色氢能仓储物流示范区、绿色氢电智慧能源系统等示范项目先试先行,建设南沙氢能产业枢纽,打造氢能产业集聚区和氢能示范生态圈。
智能电网。以智能电网为基础,构建与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交通网络等多种类型网络互联互通,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大力发展新能源介入与并网,推进智能输变电、智能配电、智能用电及智能电网通信等,推动能源高效管理和交易。加快新型充换电技术和装备研发。
节能节水。大力发展余热余压利用、节能电机与设备、LED等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着力发展节能泵、气体压缩机等节能通用装备以及节能型电动机、微电机、变压器、电感器等节能专用设备,推进节能技术系统集成及示范应用。积极应用节水先进技术,鼓励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管网漏损监测智能化、非常规水源利用、海绵城市等先进技术及设备研发和应用。
先进环保。加强环境污染监测、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固废处置等方面先进环保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发展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净化等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污水脱氮除磷深度处理成套装备,减震降噪设备以及重金属污染防治设备。支持开发新能源环卫车和新一代焚烧炉、烟气处理系统,加快环保装备产业化。
建立新能源产业平台。发挥政府资源对接能力,通过政企合作、政校合作等方式,协同打造新能源公共研发服务平台。探索能源市场化交易机制,打通氢能交易渠道,探索建立氢能交易平台。
推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输配电等基础设施建设,探索以配电网为支撑平台、多种能源优化互补的综合能源供应体系。构建以城市公共充电站、分散式公共充电桩(群)、公共服务领域专用充电设施为主要载体的充电设施服务网络,推动充电装备、设施和服务的本土化。
加快智慧能源应用。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互联网+能源”新业态,建立能源信息互联共享体系,加快智能化综合用能解决方案、基于能源大数据中心的智慧能源的应用,实现能源的智能化、精细化管理。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依托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州深海科技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加快建设龙穴造船基地、国家级天然气水合物研发及商业开发总部基地,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促进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高效转化,积极布局海洋经济,优化提升海洋船舶、海工装备等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海洋生物、海洋电子信息、新型海洋材料等新兴产业,构建现代化海洋产业体系,切实提高海洋经济综合竞争力。
海洋生物。围绕海洋生物医药、海洋生物材料、海洋功能食品、海洋生物化妆品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及应用推广,重点发展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筛选、海洋生物基因工程等技术,支持海洋生物疫苗及源于海洋生物等的抗菌、抗病毒、抗氧化等高效海洋生物创新药物研发,推动治疗性基因工程药品、海水螺旋藻等基因药物产品研制、生产及产业化。引进并培育一批海洋生物科研机构及龙头企业,支持国内外海洋生物领域科研机构、高校、医院、企业等共同参与创新研发,形成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中试孵化、产业转化为一体的高效创新链条,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海洋生物产业集群。
海洋电子信息。支持电子信息企业与船舶、海洋工程装备企业联合开发船舶海工电子设备。重点开展船载智能终端、船用导航雷达、海洋自动监测系统等高端海洋电子设备及系统研制开发。强化海洋卫星、海洋立体观测网络、海洋空间站、海洋大型综合保障平台等重要海洋基础设施支撑。
可燃冰。支持可燃冰开发总部基地、服务基地、技术研发基地、集成配套基地及总装基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重点攻克可燃冰勘探装备关键核心技术,提高可燃冰勘探开发能力。支持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建造,推动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码头、龙穴岛钻探岩心库等一批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开展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开采、核心技术、装备研发等关键工程技术攻关。鼓励社会资本建立可燃冰产业发展基金,支持设立可燃冰产业金融租赁或融资租赁公司。
以智能化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等大科学装置为支撑,协同中科院力学所广东空天科技研究院、广东智能无人系统研究院等重大科创平台,依托大岗空天产业园,以中科宇航、时空探索科技等企业为龙头,积极探索运载火箭、卫星等空天领域,形成集研制、生产、发射和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布局,在空天经济探索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运载火箭。挖掘航天科技成果应用潜力,推进航天专尖高精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开展系列化固体及液体火箭的研制、生产、试验、总装及测试,优化细化产品质量控制方案和风险管控措施,提升产品强壮性、工艺稳定性以及工作可靠性。聚焦宇航动力研发、火箭卫星测控等上下游关联环节,实现火箭研发和产业化,打通航空航天前沿基础研究与科学应用的全产业链,建设国际一流的系列化运载火箭产业基地。
卫星。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拓展北斗系统在各领域的综合应用,逐步探索商业卫星研发、生产及应用,前瞻布局卫星互联网等未来网络,布局天地一体化出行产业生态。
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依托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联动区域发展,衔接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保障制造业空间底线,打造协调发展、集约利用的高品质产业新空间。
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依托“三区一中心”建设,发挥区位、政策优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节点,深化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合作,通过与市内其他地区及港澳、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地联动,落实粤港澳大湾区现代产业体系行动计划,共建若干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链群,巩固提升资源要素集聚辐射能级,构筑区域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提高国内大循环供给水平。以国内需求为牵引,利用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实现从生产—流通—消费的有效互动,打造国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节点。以新消费需求引导新兴产业发展,提升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品质和消费体验,以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促进新型消费供给。发挥“政策叠加、择优选用、先行先试”的体制机制优势,积极推进国产替代,以行业领军企业示范为引领,瞄准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现代高端装备、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等重点产业领域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实现新产品、新技术等在南沙的率先应用示范。推动出口产品转内销标准转化与内销产品认证体系对接,切实解决出口转内销过程中企业遇到的渠道、税务、结算等瓶颈,实现内销规模化、品牌化。
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主动服务衔接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加强与海南自贸港在航运贸易、海洋产业等领域互补合作,加强与海南洋浦等重点平台战略合作,打造海南自贸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港湾联动”先行区。依托珠江—西江黄金水道和贵广、南广、广湛等高铁经济走廊,深化与广西、贵州、云南等西南地区产业合作。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把握《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签订机遇,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产业合作和市场互通,健全多元化投融资体系,聚力打造以重点国际产能合作为主的“丝路明珠”示范工程。以南沙港铁路建成为契机,开拓中欧贸易新路径,加强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衔接,建设“一带一路”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附加值。促进跨境贸易便利化,加大出口退税支持,持续发展跨境电商、现代易货贸易、大宗商品交易等新业态新模式。加大世界500强企业、跨国公司、国际机构的引进力度,建立中国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基地,鼓励一批优势企业走出去,逐步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大力培育行业性、区域性品牌,发挥企业、智库、社会组织、各类全球对话交流平台的优势,推动品牌产品走向世界。
推进与港澳全面合作。加强与香港、澳门两地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规则对接等方面的合作。高水平规划建设粤港深度合作园,探索建设粤澳合作葡语国家产业园,推动与港澳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海洋经济、新材料等领域合作,加快引进更多港澳优质资源。强化与港澳联合科技创新,加快建设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鼓励港澳国际一流高校、科研机构在南沙联合设立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双方科研机构加强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推进开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共享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共用科研数据资源。协同港澳共建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探索离岸双向孵化,推动港澳科技科研成果在南沙落地转化。加强与港澳规则对接,在市场准入、标准认定、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制度集成创新,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生产要素高效便捷流动,打造内地与港澳规则相互衔接示范基地。
共建若干世界级产业链群。加强与市内其他地区的联动发展,主动融入广州重点领域产业链群建设,共同推进全市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石化和新材料、现代高端装备、软件和信创(含互联网和信息服务、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电竞等)、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工业互联网、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链群发展。深化与深圳前海、佛山顺德和南海、中山翠亨、珠海横琴、东莞滨海湾等周边地区产业合作,推动广深产业合作园、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南沙—顺德)等合作产业园区建设,聚集优质资源要素,带动珠江口东西两岸协同发展。立足汽车产业发展基础,联动深圳等周边城市,共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标准法规体系、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联动佛山顺德、南海等地区,优化提升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链供应链。加快与深圳等城市在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等领域的合作,深度开展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合作。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加强与湛江、茂名、揭阳、潮州、汕头等沿海经济带地市合作,共同优化临港产业布局。
对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结合产业发展基础,塑造南沙“一核两轴四片多节点”产业发展新空间。
以明珠湾区和南沙科学城为核心,发挥国家综合科学中心政策、科技创新载体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优势,重点关注新兴和未来产业,推进制造业和信息化、制造业和服务业深度融合,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带动效应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服务型制造和科研创新核心。
依托交通走廊串联四大先进制造业聚集片区和若干产业园区,联动深圳、佛山、中山、珠海、东莞等周边区域,向西对接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向东联系珠江东岸高端电子信息产业带,打造联结全区制造业核心要素和产业平台的智能制造发展轴。加强与市内其他地区的联动发展,积极融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联通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南沙科学城等科技创新平台,打造创新资源畅通流动和聚集的科技创新发展轴。
结合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围绕工业产业区块及重点产业平台,促进先进制造业空间集聚,打造集中连片的产业载体,推动产业链上下游联动发展,形成现代智能制造、高端装备制造、新兴高端制造、临港先进制造四大先进制造业集聚片区。
现代智能制造片区依托黄阁汽车城、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小虎化工区、东涌工业园区等产业平台,重点发展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材料等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片区依托广佛高质量发展融合试验区(南沙—顺德),加快建设大岗先进制造业基地、新涌工业区、顺河工业区等产业平台,重点发展航空航天装备、节能环保装备、核电装备等产业,共建广佛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合作示范区。
新兴高端制造片区依托万顷沙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园、美的南沙工业园、横沥—同兴先进制造业基地等产业平台,大力发展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生物医药、都市消费等产业。
临港先进制造片区以龙穴岛为核心,重点关注海洋经济领域,以高端船舶及海工装备制造为主导,大力建设高端船舶制造和航运服务基地。
以工业产业区块为核心产业载体,加快产业园区及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建设提升一批重点领域专业化产业园区及产业集聚区,通过“改造提升一批、功能转换一批、淘汰关停一批”分批次有步骤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有效匹配产业需求与空间供给,拓展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
加强工业产业区块管理。按照一、二级线的管控要求严格管理工业产业区块,保障空间发展底线。新增工业用地原则上位于工业产业区块,重点保障先进制造业用地需求。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定期对工业产业区块管理工作进行整体评估,并适时启动工业产业区块优化调整工作。
促进工业产业区块产业链群构建。结合区产业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基础及优势条件,明确各工业产业区块的主导方向,提出错位发展的产业布局指引。围绕黄阁先进制造平台区块,加快推进广汽丰田第四生产线建设、第五生产线动工,构建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链。围绕万顷沙保税港加工制造业区块,重点发展整车制造以及动力电池、车载芯片等汽车电子高端零部件,打造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围绕大岗先进制造业区块,大力促进环保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航空航天等产业聚集,打造现代高端装备产业链。围绕龙穴岛临港产业区块,打造高价值船舶及海洋工程设备和配套产品产业集聚区。
引导中心城区工业用地及企业转型。以明珠湾区CBD、明珠科学园建设为契机,加快整合生产性服务业资源,优先引入创新型产业和新业态,推广服务型制造新模式,逐步引导低效工业用地、低效工业企业向工业企业总部、工业研发、工业销售专业服务等环节升级转型,大力发展工业楼宇经济。加快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实现特色化专业化品质化发展,引导小虎化工区、环市北工业区等转型升级,加速新旧动能转换,向绿色发展的现代产业园区转型。
推动工业产业区块和产业园区外工业用地及企业有序聚集。严格落实外围镇区环境管控要求,探索以地换地、以地换房、以房换房、园区代建、设施共享、统一运营等方式,工业产业区块和产业园区外的零散存量用地、优质企业、产业链关键配套企业集中进园进区块,稳固先进制造业发展基础。
加强产业功能导入。坚持功能主导、产业优先,积极落实产业导入要求,明确城市更新单元产业建设量占总建设量的比例,加强旧城、旧村、旧厂改造中的产业功能导入,通过城市更新为制造业发展预留用地,拓展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实现产城融合发展。
加快实施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以“工业改工业”为主攻方向,全力推进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解决村级工业园布局分散、形态破旧、产值税收低、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优化村级工业园空间布局,提升村级工业园空间品质,全面达成保护生态环境、治理违法建设、保障消防安全、改善基础设施、提升产业结构等目标。促进旧村改造与村级工业园改造有机结合,将村级工业园改造成本纳入旧村改造成本,整合提升产业发展空间和园区服务配套。鼓励国有企业作为主体实施改造,发挥国资撬动、监督和先行的示范效应,综合考虑镇街产业定位、村集体经济组织改造意愿及诉求等,统一策划建设改造提升示范工业园区。
综合产业发展基础及空间布局特征,明确各镇街的制造业发展方向,推进构建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先进制造业体系。围绕龙头企业、重点产业集群,镇街以主要产业聚集园区为核心载体,打造1—2个现代化产业园区,推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促进产业集群上下链条联动,形成“一镇一园”的发展格局。
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都市消费等
结合“十四五”时期我区发展战略目标和重点工作,以融合为基本思路,从产业创新、产业链群、产业空间、两化融合、两业融合、产业生态等方面提出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任务。
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一是瞄准人工智能、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与健康(含高端医疗器械)、新材料、海洋科技、航空航天等重点领域,把握国产技术替代机遇,加快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增强“卡脖子”技术创新引领能力。二是发挥企业在产业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强化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分工,明确高校(基础研究)、科研机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和企业(应用技术开发)等各类创新主体在创新链不同环节的功能定位,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研究院所及产业链上下游,实施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攻关项目、重大技术创新引导及产业化项目,不断提高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抗风险能力。三是抢占未来产业领域核心技术制高点。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与创新发展,建立区块链产业创新平台,重点发展金融、商品交易、供应链、医疗、教育、政务服务等领域的区块链应用解决方案。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加快培育量子通信产业,加强量子通信理论、方法及相关器件的研究,分阶段开展量子通信产业化战略布局和示范推广应用。探索发展纳米科技。
推进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完善提升“1+1+3+N”科创平台体系,打造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一是建设一批有影响力的高能级科技创新平台。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聚焦深空、深地、深海前沿领域,加强与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联动发展,推进明珠科学园、庆盛科技创新产业基地与深港科技创新生态谷、深港创科城等对接合作,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推进冷泉生态系统研究装置、动态宽域高超声速风洞、极端海洋动态过程多尺度自主观测科考设施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考船、天然气水合物钻采船(大洋钻探船)、新一代潜航器等建设,支持建好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省实验室(广州),打造南方海洋科技创新中心,加快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等高水平研究平台发展。二是建设一批机制灵活、研发自主的新型研发机构。鼓励合作主体共同投资组建新型研发机构,支持工业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中心、企业研究院和企业重点实验室,推动行业领军企业创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加快建设中船大湾区海洋科技创新研究院等企业研究院。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一是加快引进高水平科研院所及高校来南沙建立技术转移机构,鼓励区内高校、科研院所建设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创建国家技术转移区域中心。加快发展华南技术转移中心,导入知识产权服务和交易、检验检测、研发设计等科技服务资源,打造立足南沙、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辐射华南的技术转移交易综合平台。支持南沙资讯科技园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及合作模式,推动港澳及国际创新成果转化。二是建设南沙科学城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拓宽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对接渠道,持续开展院地、校院合作,促进技术成果在产业领域的规模化应用。三是促进大型科研仪器设施共享使用,鼓励科研院所采用市场化方式为企业提供检测、测试、标准查询、技术咨询等服务。四是强化军民融合意识,促进军民协同创新,发掘优秀军民两用技术,支持军民两用技术互融互通和成果转化运用。五是完善创业孵化链条和孵化育成体系,积极引入科研院所、高校及社会创新创业资源,加快南沙粤港澳(国际)青年创新工场等创新创业基地建设。
发挥大企业支撑引领作用。围绕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培育壮大一批生态主导型“链主”企业和细分领域领军企业,串联全区产业链健康发展。在产品集成度、生产协作度较高的领域,支持重点企业面向产业链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实施兼并重组,加快产业链关键资源整合,形成一批根植南沙、处于价值链顶部、具有全产业链号召力和一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细分领域领军企业的关联带动和辐射效应,瞄准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引进和培育更多优势配套企业,嫁接和拓展关联产业链群。
梯度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完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市级‘两高四新’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分类促进企业做精做强做大。建立部门协同配合、共同推动的工作机制,推动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要素资源向“专精特新”企业集聚。认真总结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的经验和做法,注重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引导广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不断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持续完善“小升规”重点企业培育机制,落实奖励政策,推动一批企业实现小升规、规升巨。
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鼓励采取研发众包、“互联网+平台”、大企业内部创业、构建企业生态圈等模式,促进大中小企业间的业务协作、资源共享和系统集成。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主导作用、小企业的专业化优势和发展活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关联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互动,推进产业集聚化、链条化、高端化、智慧化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合作机制,打造竞争力强、自主可控的现代化产业链网络。
积极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大力实施民营企业“倍增计划”,支持本地优秀民营企业增资扩产、做大做强、扎根发展,培育一批民营领军骨干企业和优质上市企业。畅通科技创新人才向民营企业流动渠道,创新融资方式支持民营企业科技创新。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允许民营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股权收购、股权置换等多种方式参与大型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破除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各种壁垒,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发民营经济创新发展活力动力。
发挥中介组织“织网人”作用。支持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中介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统筹整合资源,建立信息交流、人才培训、共性技术研发合作、产品标准制定和行业秩序规范平台,做好产业组织协调和宣传引导等方面的支撑服务,构建产品技术支撑体系及应用场景,打响“南沙制造”品牌。
加大规划土地要素支持。加强国土空间规划等对先进制造业的土地要素支持,推动建设用地规模等向先进制造业倾斜,探索产业空间“战略留白”管理机制,预留先进制造业发展空间。加强98平方公里工业产业区块管理,保障制造业发展空间载体。探索建立优质企业腾挪安置机制,以“先安置,后搬迁”为原则落实新的发展空间,避免优质制造业企业外迁。
探索多元用地和空间供应方式。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政策和管理机制,建立产业用地混合利用的政策支撑与实施路径。提升产业用地科学管控水平,借鉴点状供地、标准地、联合拿地等新模式,创新产业用地供应方式和置换模式,健全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供应、作价出资(入股)等工业用地市场供应体系。探索符合企业发展阶段和特点的空间供应模式,针对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重点产业链配套企业,从供地向供房转变,以产业用房供应为主,探索通过产权分割、出租运营等方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促进产业服务设施共享。完善工业产业区块内普通工业用地分割转让实施细则,推动工业厂房分割转让落地实施,引进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推动产业产业链群建设。
加快工业用地提质增效。鼓励工业用地集约节约利用,原则上一类工业用地(M1)、二类(M2)和三类工业用地(M3)、新型产业用地(M0)容积率分别不小于2.0、1.2、3.0。鼓励存量工业用地提高容积率,简化工业产业区块内工业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审批流程。支持企业通过加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等方式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存量用地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创新产业空间组织模式,推动制造环节与上下游产业环节在空间上集聚复合利用,探索摩天工厂、工业总部等适配产业融合发展需求的新型空间组织模式,推动有条件的企业上楼,提升空间利用效率。
科学规划建设产业园区,促进产城融合。以产城融合为目标,科学规划建设一批产业特色鲜明、产业集中度较高、基础配套完善的产业园区。加大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力度,完善能源供应、生产配套、生活配套等基础设施。推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园区能源利用、资源利用、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应用,加快建设智慧产业园区。提升产业园区管理水平,探索建立工业园区发展长效机制,以专业化管理机构统筹园区管理服务事务,支持将园区收益通过一定方式“反哺”园区发展。
加强工业用地管理,构建全生命周期产业监管制度。建立区镇联动、部门联动的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产业监管制度,以市工业用地产业监管工作指引为依据,建立“项目准入—用地供应—分割转让—供后监管—退出机制”的工业用地全链条管理机制,制定工业项目遴选标准及项目评价体系,确定《项目投入产出监管协议》的签订形式与流程、工业用地分割转让受让主体认定标准,以“谁提出,谁监管”为原则,提出标准化、梯度化的工业用地产业监管奖惩措施。建立产业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基于投入、产出、能耗、效率等指标,对辖区内先进制造业企业定期开展绩效评价。结合绩效评价结果将企业划分为不同类别,在各项资源要素上给予差别待遇,倒逼企业技术改造、转型升级,增强企业提高用地绩效的积极性。
加快布局数字基础设施。紧抓国家“新基建”政策机遇,加快布局建设一批5G网络、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国际IPv6根服务器、IPv6离岸大数据中心等项目,推进IPv6骨干网互联互通。优化升级网络基础设施,提升窄带物联网(NB—IoT)基站密度和覆盖面,广泛建设多功能杆、柱、桩等新兴智慧型基站。前瞻布局量子通信网、卫星互联网等未来网络,加快量子安全通信示范网建设。提升广州超算中心南沙分中心服务创新的能力,搭建南沙本地计算机集群,加强南沙分中心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建设。搭建跨境光缆和粤港澳国际数据专用通道,建设“国际数据传输枢纽”南沙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