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站搜索
首页_奇亿注册_平台
首页_奇亿注册_平台
首页.安迪娱乐平台.首页
作者:管理员    发布于:2024-03-18 22:13    文字:【】【】【

  首页.安迪娱乐平台.首页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以及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达到了空前的热度,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内大多高职院校开设了新能源相关的专业,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

  新能源的开发主要围绕各种新能源相关的发电技术,如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潮汐能发电等[1]。2010年,教育部发文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请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2]。国内高职院校纷纷开设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开设的新能源相关专业也主要围绕发电技术开展,绝大部分的专业方向为光伏发电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并且部分高职院校将其作为重点专业发展,办出了其特色。国内已开设的新能源应用技术类专业情况大致如下,以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众多高职院校开展新能源发电方向为主的教学[3],还有部分高职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相关的专业,如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4],但该方向主要关注新能源汽车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安装调试、性能检测和故障检修,并非涉及新能源储能领域。

  新能源的利用,除了需要开发先进的发电技术,同时必须具备能与之匹配的储能系统。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属于匹配性领域。然而,在目前高职领域新能源专业建设中,呈现了一边倒的现象,储能系统的教学与研究从来没有被重视。已报道的开展从事锂电相关方向的高职院校仅有宜春职业技术学院[5],且其方向仅为锂离子电池的生产、制造和检测,未上升到作为储能系统来考虑专业建设。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个提出了在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背景下,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的方向,以满足储能领域对人才发展的需求。笔者在2015年度全国新能源职教联盟年会上,作了题为《新能源储能应用技术及课程设计》的报告,引起了国内对该领域专业建设的巨大反响。本文介绍了本校在开展上述专业发展过程中所作的初步探索,分析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的产业背景,就新能源发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作深入的分析,并就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课程体系建设作探讨。希望能为国内高职院校的新能源专业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近年来,由于政府的政策引导及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5年,由于政策、补贴和资金等一系列因素的支持,以及技术进步和成本降低突破了临界点,中国新能源汽车及锂离子电池产业链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5年各类EV和PHEV总产量超过30万台,带来了超过15GWh的动力电池需求量。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消息,2015 年中国累计生产新能源汽车37.90 万辆,同比增长4 倍。据工信部网站消息,根据机动车整车出厂合格证统计,2016年1 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生产1.61 万辆,同比增长144%。其中,纯电动乘用车生产7952 辆,同比增长3 倍,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生产4887 辆,同比增长115%;纯电动商用车生产2422 辆,同比增长80%,插电式混合动力商用车生产834 辆,同比下降4%。其中,列入《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 前六批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生产1.55 万辆,占1 月产量的97%。[6]

  随着扶持政策的刺激以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革新,新能源汽车呈现井喷式的增长趋势。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领域的技术型人才予以支撑,其涵盖技术研发、检测、生产、销售及售后技术服务等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锂离子电池方面,全球锂离子电池的市场,已经基本形成中日韩三足鼎立的局面。新能源汽车的放量拉动动力锂电池及电池关键材料需求快速增长。工信部披露,2015 年上半年我国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累计完成主营收入同比增长 17.4%,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 72.8%,完成税金总额同比增长 43.1%。锂电池行业利润的快速上升,与新能源汽车的销售放量密切相关。随着各地补贴细则相继落地、充电设施扶持政策出台等因素推动,电动汽车销售将延续高增长态势,并给上游锂电池企业带来实质性订单支撑。

  目前国内的新能源发电与储能相关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基于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背景下开展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建设,符合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求,并能确保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实现灵活高效的就业,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的开发以及小型化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储能相关的检测与应用模块已相对较为成熟;另外,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革新,目前国内厂商已具备针对新能源储能与应用设计教学模块的能力。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提出以下发展目标。对于纯电动汽车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方面提出,到 2020 年,自主品牌纯电动和插电式新能源汽车年销量突破100 万辆,在国内市场占70%以上;到2025年,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的新能源汽车年销量300万辆,在国内市场占80%以上。政策的引导将促使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支持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

  教育部公布的2016年职业教育与产业对话活动计划中,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产业对接项目之一。

  产业发展的需要以及国家政策的引导,将确保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产业链也获得了快速的发展。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关技术型人才予以支撑,而国内高职院校的新能源类别专业主要关注新能源发电领域,鲜见关于开展储能应用技术专业方向发展的报道。基于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符合国家的中长期规划要求。因此有必要建设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的日益枯竭,世界大国纷纷重新定位本国的能源储备。我国近年来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并宣传低碳节能环保理念。在新能源产业发展过程中,与之匹配的储能系统日益暴露出短板,成为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另外,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是当今世界最为关注的两大难题。以燃油为动力的交通运输工具已经成为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的实践表明,中长期内采用二次电池为纯动力或混合动力能源是解决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必然选择。同时,我国的汽车产业远远落后于欧美日韩,发展动汽车将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捷径。因此,在高职院校开展储能与应用技术的教学与研究,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有利于促进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符合国家节能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目前国家正大力发展新能源及其储能系统,制定了各项扶持政策。在利好形势的带动下,相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人才的培养远不能满足产业发展的需要。通过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建设,开展储能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为国家培养和储备相关技术型人才,一方面能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另一方面,储能领域对人才的欠缺,恰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学生将所学技能应用于国家建设,因此开展储能与应用技术的课程教学与实训,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

  在新能源领域,新能源发电技术与储能技术属于匹配性技术,新能源发电后,所产生的电量需要储能系统进行储存利用。然而目前的高职院校新能源专业建设过程中,呈现了向新能源发电一边倒的现象,导致新能源专业的发展呈现畸形趋势,不利于新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目前依据新能源专业建设情况,发电领域已相对成熟且具备一定的规模,因此后续的新能源专业建设应向储能领域发展并适度倾斜。在新能源专业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完善课程体系规划建设,符合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发展需要。

  目前新能源发电与储能领域属于国家重点支持领域,高职院校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开展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利于获得国家、省、市、区相关政策的支持,有利于提升本校的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技术能力形象;同时以发电以及储能相结合的技术开展项目设计,有利于研究成果获得快速的落地和应用,将有利于体现高职院校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建设要立足当前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与发电产业的匹配性配置,其核心技术是储能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目前较为成熟的储能系统是锂离子电池系统,在研的储能系统有超级电容器,而电池管理系统(BMS管理系统)也属于电池电容储能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储能系统的应用,目前主要有两大领域,一是大型电池组的应用,主要用在电动机车上,二是小型便携式电池的应用,如航模玩具。本校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的产业定位如图2所示。

  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课程体系应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基础技能以及专业核心技能,其中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应根据现有新能源储能产业中所涉及岗位设置,而专业基础技能及专业基础课则根据专业核心技能所涉及的基础知识、基础技能而设置。根据目前电动机车产业以及锂离子电池应用产业的岗位需求,我校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有锂离子电池BMS管理系统设计、动力电池系统制造与测试、电动机车安装与设计、储能产品制造工艺、智能产品储能应用实训;专业基础技能课程有电子产品通用项目测试、单片机技术初步实践、电力电子技术、电子线路CAD、电极控制与PLC应用;专业基础课有电化学基础、材料物理化学、锂离子电池基础、超级电容器基础。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

  新能源储能产业与新能源发电产业属于匹配性领域产业,且随着电动汽车、小型化电子产品的快速发展,新能源储能产业获得空前的发展。然而目前高职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的设置主要围绕新能源发电一边倒,对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无法支撑产业发展带来的人才需求。因此有必要基于新能源应用技术的专业背景下,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

  发展新能源储能与应用技术方向,一方面能为国家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解决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对称的矛盾;另一方面能提升学生的就业率,便于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国家建设,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同时也为高职院校提升科研能力提供了新的途径。简单而言,新能源储能应用领域属于一个具有产业基础却在高职教育几乎处于空白的领域,希望在后续新能源专业建设的过程中,国家有关部门能予以政策、资金的倾斜,也希望各位职教同行能予以重视。

  [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A030310522);广东省信息技术类教指委教改课题(2013B017);广东省高校热泵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项目(2014- KJZX0056)。]

  [1] 苏文佳,王谦,何志霞. 面向新能源专业的“可再生能源”课程教学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6):115-117.

  [2] 柏金,王谦,何志霞等. 关于新能源专业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5(17):2-3.

  [3] 张链,郑宁,朱海娜等. 高职院校新能源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探讨[J].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3,15(8):9-12.

  [4] 方庆山,郝志廷. 高职院校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新能源汽车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J]. 凯里学院学报,2015,33(6):148-150.

  如何整合外部资源对于新创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因为它们既严重缺乏资源同时又急需大量资源来度过短暂的青春期①。但由于新企业的内在质量始终是一个存在很多争议的问题,因此外部资源持有者向新企业投资资本、时间或其他资源的决策必然是在关于新企业生存概率和财务前景的大量不确定性下做出的[1]。更为严峻的是,创业者和资源持有者之间潜在的信息不对称加剧了新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以至于只有创业者本人掌握关于新企业拥有较好内在质量的信息[2],因为他们是相关领域的专家,最清楚其创意和机会的可行性及发展潜力。因此,资源持有者不愿将其宝贵资源投入到新企业中。对于那些试图商业化尚未经历市场考验的新技术的新企业而言,跨越与资源持有者之间的信息鸿沟显得更加迫切。新技术的成功商业化是一个成本高昂且不确定的过程,通常需要第三方的资源支持和协助。然而,识别孕育中的新技术的市场价值和商业前景是非常困难的,特别是对外部人士而言[3]。虽然一些创业者可以通过“创业者修补”(entrepreneurialbricolage)②重新组合手头资源来达到目的,但绝大部分创业者,即使是那些从事修补的创业者,在创建新企业时都会面临从外部资源持有者那里整合资源来启动新企业成长的必要[4].

  先前研究认识到了上述困境,考察了能够影响外部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的质量和利润潜力做出有利判断的大量机制,包括创始人的能力和承诺、新企业的组织专业化程度、与利害关系者的关系质量以及与享有声誉的第三方机构的联系,如合作伙伴、风险投资家和投资银行家等[4]。Stuart等[1]指出,“由于新企业的内在质量通常不能直接观测,评估者必须根据一些与新企业内在质量共变(co-vary)的可观测属性来进行评估。外部资源持有者通常也是根据新企业的可观测组织特征来估计它们取得成功的概率,进而评估它们的投资价值。”由于技术专利传达了这样一个事实:新企业拥有强大的技术能力,因此技术专利作为一种可观测的组织特征很可能会提高投资者对新企业的内在质量的感知。本研究将新技术企业的质量视为受其拥有的技术专利影响的归属物[3],认为专利可以影响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质量的感知,考察了资源持有者对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决策如何受到技术专利的影响以及这种作用关系的情境依赖因素.

  虽然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的投资决策取决于他们对创业者识别到的机会的吸引力的评价,但金融学、经济社会学、交易成本经济学和创业领域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大量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阻碍了投资者对新企业的价值评估并使得资源持有者和新企业之间的契约过程变得极为复杂[5].

  由于新企业面临大量的新进入缺陷(liabilityofnewness)并且缺乏外部投资者能够用来评价其质量的信用记录,因此针对新企业的投资决策存在巨大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在某些类型的组织中被放大了,尤其是那些追求新技术商业化的新企业[6].

  首先,机会通常是短暂易逝的,发现了机会的创业者必须在信息传达到其他人那里之前或者被技术上更加先进的机会替代之前开发机会。先前研究已经表明,那些发现机会的创业者一般缺少快速开发机会所必需的资源,如果能够获得外部资源持有者的支持,这些机会可以加快开发。然而,技术机会的第二个特征使得资源的外部整合极为困难,即创业者对机会真正价值的感知是不同于他人的,这种信息不对称使得资源持有者很难评估投资的风险和收益,因此不愿意做出投资决策.

  雪上加霜的是,新技术企业通常比其它类型的新企业需要更多的资源来资助早期阶段的研发项目,而收入和利润只能等到未来才能获得。而且,新技术本身就是高度不确定的:尚未建立的市场可能会遭遇不可预期的变化、率先开发的技术经常比它们引发的其他企业做出的技术改进更容易失败,以及不可预期的缺陷使得以前承诺的研发项目偏离轨道。因此,新技术企业的质量、试图开发的潜在市场机会的规模以及企业在技术孵化早期阶段所需的投资数量和时间长短很难进行事前评估[5]。由于这些原因,新技术企业的风险在新企业群体中显得更加突出.

  因此,如何整合资源对于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很多研究强调了能够帮助创业者整合资源的大量启动条件和创业活动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创业团队的质量、资金、地点和竞争条件、商业计划技术关联企业和机构的声誉等[4]。但迄今为止,关于外部资源整合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者如何依靠个人的社会资本来应对上述挑战。社会资本方法强调了创业者与潜在资源持有者之间的直接或间接联系对于资源整合的促进作用[8]。通常,社会资本的水平决定了哪个创业者会出现在风险投资家的面谈邀请函上[9]。大量证据已经表明,高水平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创业者的成功。特别是,高社会资本可以使创业者获得更多的信息以及他人的合作和信任。例如,Hsu对149家初创阶段的新技术企业的调查显示,具有较高社会资本的创业团队将会获得较高的风险投资家价值评估。Shane和Stuart利用1980-1996年间成立来开发MIT发明的134家企业的生命史的数据,通过事件史分析表明,那些与风险投资家拥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创业者更可能得到风险投资并且更不易失败.

  但是,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只是反映了他们的个人历史成就,为资源持有者提供的是不太精确和相关的信息[10]。例如,创业者与其他机构的连带关系可以揭示他们本人在先前的情境中表现如何,但那个情境可能涉及不同的市场、技术和组织挑战。类似,创业者的社会资本不会给新企业带来多少合法性,因为这种合法性来自于个人而不是组织层面.

  因此,即使当创业者拥有较高社会资本时,资源持有者也会对新企业的质量和合法性表现出担忧。考虑到创业者社会资本对于降低新企业不确定性以及提供合法性的局限性,资源持有者可能会将其投资决策基于新企业创建以来取得的组织成就。不同于创业者的社会资本,新企业的组织成就预示着新企业在解决最初面临的市场、技术和组织挑战方面所取得的进展。由于这种组织成就很容易观察到、难以伪造并表明新企业很可能是高质量的,因此资源持有者更乐意在投资决策中将其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10]。例如,Rao考察了1895年到1912年间美国汽车产业的“认证竞赛”,发现新企业在“认证竞赛”中获胜的累积性次数为其产品和能力“出具了证明书”。同样,在现实中,很多创业者在整合资源时会向投资者重点介绍他们已经荣获的国家、省部级奖励或者“高新技术企业”称号.

  由于新企业的短暂历史无法使它们在传统的绩效指标上积累长期的信用记录,因此一些创业者试图通过强调企业初步的或临时实现的成就来进行补偿,如进入测试阶段的技术、技术的突破性程度或者拥有专利的数量。其实,对高科技行业的新企业来说,一个最重要的组织成就可能就是取得的专利数量,这不仅是因为专利持有者拥有可以产生利润的发明的所有权,而且因为这意味着新企业的潜在技术能力的深度:拥有很多专利的企业更可能拥有高质量的科学和工程人员[1]。在那些创新是重要的竞争基础的产业中,企业拥有很多专利意味着创造未来技术轨道并利用外部科学进步的能力[11]。资源基础观也认为,技术能力决定了企业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根基,包括受法律保护的专利、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为它们都是有价值和难以模仿的。很明显,在高科技企业中,特别是新技术企业,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允许新企业单独商业化新技术开发成果、捕捉市场机会并形成与既有企业的差异化,由专利法保护的知识产权预示着价值创造.

  按照Hsu和Ziedonis[3]的观点,技术专利非常符合Spence对信号的最初概念化:获得成本很高,并且提供了识别和分类新企业创新能力的质量的一种机制。甚至尚未批准的专利申请也会构成这样一种信号,因为专利申请的准备工作需要付出大量努力和时间:专利申请人必须遵循严格的指南和要求,以极其结构化的方式将技术信息编纂成一个文档[12]。然而,关于技术专利与资源整合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结论却并不一致,并且主要基于新企业发展后期的资源整合活动,即面向公众权益市场的IPO[3]。例如,Deeds等[13]考察了专利申请对于生物技术企业IPO的影响,发现新企业在IPO之前都会大肆宣传其获批的专利以及正在申请的专利,但实证结果却显示专利申请对于新企业的市场价值只有非常小的影响甚至没有显著影响。Heeley等[14]的实证研究则显示,在生物制药和化学制药产业,技术专利提高了公众投资者对新企业的价值评估,但在信息技术相关的产业没有发现类似现象。最近,一些学者开始关注专利对于新企业发展初期阶段的资源整合的影响。例如,Mann和Sager调查了专利与融资轮数、融资总额、后期阶段融资等绩效指标之间的关系,发现了正向相关关系。Hsu和Ziedonis[3]针对半导体产业新企业的研究发现,专利申请正向影响投资者对处于创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新企业质量的感知.

  Hsu[15]认为,如果专利申请活动能使新企业在更加优惠的条款上获得外部资源支持或帮助它们收集优先获得杰出风险投资家的“外部财务服务”的通道,那么新技术商业化的征程将变得更加快速和富有成效。但是,我们对于专利是否有助于新企业在初期阶段的资源整合以及这种效应发挥作用的条件还了解的很少。通过考察专利对新企业资源整合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在特定情境下的效应,本文可以帮助新企业获得资源整合的新工具.

  质量信号可以广泛地定义为能够改变观察者对不可观测的变量的概率分布的信息[4],而专利恰好可以扮演新技术企业质量信号的角色。首先,专利为创业者提供了一个法律权利来防止他人在专利所宣称的领域内模仿其技术。专利数量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数量越多,竞争对手的产品和工艺侵犯本企业知识产权的可能性就越大,这就导致其他企业进行模仿的技术空间也就会较小。结果,投资者会对新企业独享新技术利润的潜力充满信心。例如,Shane的研究已经证实,创业者所掌握的新技术受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越广,就越容易吸引外部投资.

  其次,作为专利申请的一部分,申请者需要透露与技术发明相关的细节,因此需要将新发明的运作原理的信息编纂成书面文件。由于每项专利都包括对一个技术问题的新颖的、有价值的解决方案的详细解释[16],因此它意味着拥有专利的新企业已经清楚阐述了研发项目的潜在有用性和商业可行性,所以已经申请了专利的新企业要比那些没有申请专利的新企业在创业机会的潜力价值上具有较低的清楚阐述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的降低在新企业的早期阶段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关于机会的知识将会是缄默性的[7]。而且,专利还保护企业的缄默性知识免遭机会主义伙伴的盗用———率先申请专利的申请人将会被授予专利,并获得排除其他人制作或使用发明的权利[16].

  最后,专利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了有关新企业具备成功所必需的技术能力和研发实力的信息。例如,Long[17]发现,专利组合能够传达企业正在进行的系列研究以及研究的进展速度。专利数量越多,说明新企业的研发进展正在有序进行并且成效卓越,提高了投资者感知到的新企业技术可信度。此外,大量关于战略联盟的研究已经证实,新企业拥有的专利数量成为吸引大型企业与之建立联盟关系的重要预测指标,而这种联盟关系也会改善投资者对新企业的质量感知.

  虽然专利是衡量一个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指标,但并非所有专利都具有同等价值。在我国,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个类型,其中发明专利是专利中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也是唯一具有与国际意义上专利可比性资格的专利。外观设计在国外很少称为专利,实用新型这个专利种类很多国家也不设立,与发明专利没有可比性。截至2007年12月31日,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累计授权专利2,089,286件,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数量分别为364,451件、988,264件和736,571件,在总量中的比例分别为17.4%、47.3%和35.3%。因此,本文主要关注发明专利对资源整合的影响.

  从上述讨论可知,当资源持有者无法掌握关于新企业的足够信息来做出关于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独立判断时,会依靠新企业拥有的发明专利数量所释放出的信号效应,但专利的信号效应会随着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水平而变化。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当投资者并不拥有足够的新企业信息来做出一个关于其未来发展前景的独立决策时,他会依靠其他与质量可能共变的变量,如技术专利的数量。结果,当存在大量关于新企业质量的不确定性时,技术专利的数量对于新企业质量评估具有强大的影响.

  但是,当投资者对自己基于新企业先前的财务记录来评估新企业的质量充满信心时,就没有必要基于其发明专利的数量来推测其质量,因此技术专利的数量对资源整合就没有什么影响[1]。简单来说,技术专利的信号效应对于外部资源整合的影响是情境依赖的:对新企业质量感知的不确定性越高,发明专利数量对投资决策的影响越大.

  关于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在某种程度上产生于这样的简单事实:新企业只拥有很短的信用记录,因此不可能存在可观测的财务记录用于质量评估的任务。换句话说,资源提供者用来评估新企业质量的理想信息是不可观测的,除非等到创业者已经获得了资源、建立了一个发挥机能的组织并开始生产产品[5]。在创建初期阶段,新企业的主要特征是产品开发的巨大技术不确定性和需求不确定性,在这种背景下,由于资源持有者在评估新企业的未来发展前景时面临更高的挑战,因此专利产生的质量信号就显得格外重要。而在新企业发展后期阶段,已经开始进入正规运营,组织专业化程度较高,也开始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并且可能有其他投资机构介入了对其的投资,因此关于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较低,发明专利对新企业质量的影响就会降低.

  H2:随着投资者关于新企业质量的感知不确定性程度的降低,发明专利数量对外部资源整合效果的影响逐步降低.

  本研究分析了一个独特的数据文档,即2006年天津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以下简称“创新基金”)申请书,内容包括企业成立时的基本信息、发展历程、产品技术、市场竞争等。创新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用于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府专项基金。根据Lerner和Hsu的研究,我国的创新基金属于公共风险投资项目,在很多方面类似于私人风险投资。创新基金以技术创新项目为对象,重点支持技术第一次商品化过程,重点支持初创期企业,目的是扶持各种所有制类型的科技型中小企业①。由于可以以较低成本获得政府资金支持,因此创新基金成为众多新技术企业看重的资源整合手段。同时,创新基金资助力度相对较大,每个项目在20~200万元之间,因此对于那些资源匮乏的新技术企业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外部资源来源.

  2006年天津市申报创新基金的企业总数达278家,剔除掉那些严重不符合申报要求的项目,共有229家企业的创新项目最终进入到技术审查和评审程序。在这些申报企业中,成立时间从1991年到2006年不等,虽然处于生命周期不同发展阶段,但平均年龄为3.13年(见表1),表明绝大部分成立时间不长。此外,由于创新基金支持的是技术创新项目,对于这些创立时间不长的企业而言,创新项目实际上就是企业主要的技术资产,因此创新项目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等同新企业本身。我们最终的数据还包括天津市科委公布的创新基金评审结果以及与部分创业者的深度访谈.

  外部资源整合。我们将新技术企业能否获得天津市创新基金资助作为测度新企业资源整合的指标。这是一个虚拟变量,1代表企业获得了创新基金资助,0代表没有获得资助。目前,西方很多主流创业研究将能否获得风险投资以及能否IPO作为测度新企业绩效的主要指标,考虑到中国风险投资产业的现状以及创业企业上市的难度,因此能否整合到公共风险投资是考量我国新企业资源整合的一个重要指标.

  技术专利。我们用新企业在申请创新基金时已经获批的技术专利数量来测度新企业的技术专利,其中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专利三类。在创新基金申请书中,三种类型专利的数量是一个必填项.

  不确定性。根据Stuart等的研究,我们利用新企业的年龄来测度关于新企业质量的不确定性。年龄越小,表明新企业所处生命周期阶段越早,这时的信用记录非常少,所以质量评估的不确定性最高.

  与先前研究一致,根据年龄大小分为三个时期,分别为年龄7年,均设置为虚拟变量.

  控制变量。考虑到不同产业内的企业对资源需求存在显著差异,如医疗设备企业平均所需的启动资金显然会高于软件企业,同时不同产业在资源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吸引力,我们选择将产业类型作为重要的控制变量,主要包括三大类:软件、医疗以及化工产业,均作为虚拟变量考虑。此外,文献已经证明先前经验作为重要的人力资本变量对于资源整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我们将其纳入到了控制变量中,分为创业经验和工作经验两种,均为虚拟变量,“1”代表拥有先前的创业经验和工作经验.

  表1、表2分别给出了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信息和相关系数矩阵。从表1可以看到,能够获得天津市创新基金支持的企业占本研究总样本数的38%。从表2来看,发明专利的数量与新企业能否得到创新基金资助显著相关.

  模型2加入了三种类型专利的数量,但只有发明专利在统计上是正向显著的(β=0.287,P

  模型3加入了发明专利与新企业质量不确定性的交互项。本文假定新企业质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决定了发明专利对资源持有者关于新企业质量感知的影响程度。由于资源整合效果是年龄依赖的,因此我们加入了发明专利与企业年龄的交互项来考察发明专利对资源整合的影响如何随组织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分析结果显示,只有在年龄

  本文认为,技术专利是释放新企业优异内在质量这一信号的一种重要因素。但是,与创业者的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以及新企业的战略联盟和担保机构相比,专利作为新企业质量信号的角色尚未在现有研究中得到系统性的检验。此外,根据Hsu和Ziedonis[3]的研究,先前关于技术专利与资源整合之间关系的研究主要基于新企业后期阶段的IPO。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考察在新企业初期发展阶段技术专利对整合生存和成长所必需的外部资源的影响.

  统计分析显示,在不确定环境中,技术专利是资源持有者评估新企业的重要依据,显著正向影响资源持有者对新企业质量的评估,可以帮助新企业整合到外部资源。由此可见,在那些影响投资者对新技术企业质量判断的因素中,新企业获批的发明专利的数量是非常关键的,是新企业整合外部资源能力强弱的关键决定因素。总体来看,我们的实证分析证实了发明专利对于新企业资源整合效果的强大影响。而且,在将产业分布、年龄分布和创业者人力资本等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后,技术专利的影响仍就存在。因此,对新技术企业而言,拥有技术专利的优势是极为重要的.

  【课题项目】2014年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项目编号W2014350。

  高职院校近年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专业建设中相关资源的水平有了大幅的提升,与行业企业密切贴合,将教学、科研、生产实现一体化衔接。先进的专业资源拓宽了服务企业的范围和途径,使其可以发挥更多的功能和作用,提高了专业资源的综合效能[1]。3D打印与逆向技术是目前对制造行业改革与发展影响较大的先进技术,3D打印与逆向专业资源与企业的资源对接是校企都愿意尝试的实践合作。[2]

  1.深入到制造类企业中调查了解企业对学校可以提供的专业资源的相关需求,如3D打印机的制造企业、3D扫描设备的制造企业、其他相关制造类企业。

  2.深入到同类高职院校中调查了解专业资源与企业对接服务的情况,虚心的学习及请教,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

  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调研法和比较法,根据调研收集的信息,针对辽沈地区的企业需求情况进行相关比较,有针对性的有选择的开展关于3D打印与逆向专业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合作。[3]

  通过调查研究辽沈地区相关企业需求发现,制造设备的相关企业与学校的合作意愿多于企业。对于新兴技术产业推广和实践,学校有更多企业不具备的优势条件,在政策的支持下为了满足教学科研学校需要购置技术领先的设备资源,对设备的使用多在于提高其综合效能,使设备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使用。此外,对于设备的相关操作和技术培训,学校教师具有更多优势,可以为设备制造相关企业提供更多潜在的技术推广和培训的讲师。

  其他制造类的相关企业中,对于3D打印和逆向技术的需求多处于技术需求的尝试性阶段。该类型企业希望通过与学院的合作,解决目前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考虑生产成本和技术环节创新的需要,依靠学校提供的专业资源如设备、人员、技术支持满足企业在技术创新发展中的需要,而学生是学校专业化人才培养提供给企业人力需求的重要资源。对于学校专业建设来说,毕业生的良性就业与口碑是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校企合作服务社会的目的也在于使专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形成良性循环。

  3D打印与逆向技术专业资源建设分为三个部分:3D打印技术资源建设、3D扫描技术资源建设与逆向工程技术资源建设。资源建设中除了设备相关的硬件配置,还要具有一定水平的资源建设。资源建设内容来源于相关企业的技术培训,为行业企业解决的实际案例,以及由行业企业参与组织的各类赛事内容,通过以赛促学方式积累相关的学习资源。

  3D打印与逆向技术服务团队的建设以专业技能为基础实现与企业的互补对接。服务型团队建设除了结构、学历、职称层次上的合理性,还需要考虑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同时需要调动企业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和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学校和企业方面以校企合作共建工作室为依托,使企业技术人员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同时针对学生的技术团队可以通过学生兴趣小组的方式得以实现。这样专业技术培养的可持续性和团队队员有效更替,使团队具备完成对接服务企业工作任务的条件。

  专业资源与企业的对接服务中,企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人力资源需求、技术资源需求、设备资源需求、创新需求等几个主要方面。构建专业资源对接服务企业需求的实践模式有以下几种途径:针对不同的企业需求搭建专业资源对接企业需求的服务平台,通过平台的构建实现需求的及时反馈与更新,线上平台可以通过各种群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线下以工作室为载体,进行与企业的沟通与合作;由企业牵头建立行业协会分支,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为资源的对接服务提供条件,具体对接服务模式如图1所示。

  模式就是指按照一定的已经确定的规则来推动和使用,模式的建立在于职责权利的对称。专业资源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关键在于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通过各种对接的实践模式,整合校企间的资源平衡,形成良性循环后对学校的专业发展、对企业发展,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都具有促进作用,如图2对接企业资源服务模式的生态链所示。

  (1)专业资源的领先程度决定企业对专业资源需求的依赖性。新技术革新是产能过剩现状改变的重要途径,企业的发展转型依靠技术创新。先进的专业资源对接并服务企业是企业对新技术进行尝试的有利方式,为学校创建了校企合作的新形式,为学生的就业积累了企业的潜在需求。

  (2)实践过程中关注合作进行的节奏,简化行政过程、提高服务效率。合作的目标是校企双方都能在合作的过程中获得各自的需要实现双赢,对接服务的过程中重点在于是否能够考虑学校的教学规律和企业的生产规律控制好提供所需的各种资源的服务节奏,简化合作过程中的各种行政过程,提高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学生资源和教师资源培养的可持续性在对接服务企业需求中起重要的保障作用。在服务企业的过程中,学生因为能参与和接触真实的企业案例使其成长的更迅速,更容易对专业、企业产生归属感,同时以兴趣小组为依托的学生资源是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认同的有效途径。师资培养的过程中更需要考虑阶段性的进修学习和与企业共同进行通过横向课题的研究提高教师在技术研究方面的能力,使教师知识更替的时效性更强,具有服务企业水平。

  [1]刘镍.关于高职教育效率评价指标的选择研究.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年第4期59-63

  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管理科学基础之上的新兴学科,其本身综合性、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也得到了新建本科高校的一致认同。但囿于师资力量、基础设施、社会认可度、学校品牌等方面因素,新建本科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还不能满足真正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新建本科高校大多能够按照教育部2011年7月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要求,在实践教学环节开设有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等项目。但实践教学总学分一般只占总体学分的20%左右,这中间还包括思政实践和军事训练,用于专业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的实践课程学分实际只占15%。而在学时的安排上,除思政实践和军事训练外,大多集中安排在第二三学年每学期期末考试前两周和第四学年的下学期。这种极低占比的实践教学学分及时间的安排,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难以保证学生能力培养的全覆盖,在实践教学的实施上也难以保证过程的完整性、连续性,满足不了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

  对完成培养目标而言,实践课和专业理论课是相互促进的。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更主要的目的还是在于提升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认识、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有关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的有关问题。在有些新建本科高校,由于实践教学还处在摸索阶段,实践教学大多采取案例分析、课堂讨论、上机模拟练习等方式进行,对学生而言似乎还是理论教学的延续,并没有太多的实践能力锻炼设计在内。这样的实践教学达不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效果。

  新建本科高校一般很少建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很少建有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相关的实验室,大多是与相关专业共用,或只是拥有一套含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的相关教学仿真软件。有的新建本科高校甚至没有实践教学相关科目的教材或课程指导手册,有时需要相应的任课老师根据实践教学对应的课程教学大纲临时编写。实践教学资源的缺乏让很多实践课程教师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通过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更无从谈起。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可用资源不足、实践教学理论化、学时分配不合理的现象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无论是因为社会就业的压力还是专业培养的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大多已认识到实践教学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重要性,但尚未形成一个相对完善的体系。较少的学分、较集中的时间安排,显然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的具体表现之一。没有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去制定培养方案、设计实践教学的各个环节,也是目前大多新建本科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方面的通病。

  实践教学对指导老师的能力提出了不同于理论教学的新的要求。要想在实践教学中给予学生更多有针对性的指导,熟悉人力资源管理流程、有相关实践经历和经验并善于总结指导,这些应该和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一样成为实践教学指导老师必备的条件。新建本科高校中的教师目前极少数具备这样的条件,导致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出现实践教学理论化,不能更多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各项资源的支持,包括各项教学资源、实验室资源、实习实训基地等。新建本科高校由于整体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依赖自身能力建设相应的实践教学资源工作进展缓慢,立项少、成果不明显;理念及资金的匮乏,导致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实验室计划不断拖延;缺乏社会知名度和总体规划,导致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挂牌少,真正能给学生提供实习实践机会、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发挥作用的更少。

  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新建本科高校应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上要不断优化。

  在当前普通高校改革的大背景下,新建本科高校应明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定位应该是培养能较好适应市场经济需要,具有诚信品质、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熟知经济、管理、法律及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基本理论及相关专业知识,具备分析和解决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及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和业务技能,能胜任各类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配置与管理,以及相关行政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应用型专业人才可以解决人力资源管理各模块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与配置、培训与开发、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劳动关系管理等方面的实际问题。围绕此目标,新建本科高校应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实践教学的比重,按《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文件)的要求将实践教学的课时比例提高到专业教学总课时的30%以上;科学设计实训教学环节,按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的要求,对各职能模块要求完成的工作内容都开设相应的实训课程;有目的、有计划、有结构地做实做好课外实践环节,通过沙盘训练、学科竞赛、模拟职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人力资源管理是应用性非常强的专业,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学生的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深化实训课程体系改革,要不断对实训课程的内容、形式进行研究,既要做好实训课程内容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2007年修订)》的对接,也要处理好实训内容的更新问题。本科毕业的学生应具备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能力,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该涵盖各职业功能的所有工作内容。例如,在招聘与配置上,实训的课程内容设计上要包含招聘实施、招聘评估、人员配置、劳务外派与引进等项目,还有结合当前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细化实训项目的课程内容、实施过程、考核标准等。在项目实训中,要结合当前学生的特点,采取多种教学方式,扩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合作式、参与式教学,推行项目教学与专项演练,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在人力资源管理各个模块的业务技能。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而言,实践教学指导教师的能力是影响实训过程是否顺利、实训效果是否达到的决定性因素。建立一支“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是当前所有新建本科高校面临的任务之一。新建本科高校中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力资源教师通常很少,教师队伍大多由青年教师和兼职的退休教师组成。实践教学一般都由青年教师来担任指导。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和指导实践的能力对很多本科高校来说都显得较为迫切。一方面,学校应该制定具体的措施支持、鼓励教师自主学习提升自己,或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接受培训、挂职工作或实践锻炼,使教师能够了解企业真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流程,熟悉当前社会不断涌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新问题,掌握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正在使用的新技术、新方法,以此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案,改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另一方面,学校还应该调整教师结构,改革教师聘任制度,积极引进有丰富经验、并具有教学指导能力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来学校担任兼职教师,参与到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指导中来。

  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新建本科高校应该根据人力资源管理服务的流程和技术规范要求,在构建知识教育体系的同时,应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技术技能训练体系,为学生提供实验实训实习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就是校内的专业实验室和校外的实训实习基地。当前部分新建本科高校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滞后的原因,既有资金投入上的缺乏,也有认识上的不足。学校在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上要提高认识、加大投入,并要采取多种方式寻求社会和政府的支持,采取企业投资共建或捐赠、政府立项支持、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加快专业实验室的建设。而对于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可以不局限行业、规模、地区,按照高校与基地单位共赢发展的思路来进行开发。要关注基地单位的需求,多通过帮助对方解决有关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或实现项目合作等方式开展实训实习合作。

  水利建O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的水利事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我国水利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1]。目前,我国水利事业正加速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从供水管理向需水管理转变,经济社会的发展使民生水利建设、水生态文明建设、依法治水等水务发展与改革面临着新形势,为水利相关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同时也对水利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现代水利事业需要多学科知识融合的复合型人才。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代水利已不仅是工程问题、技术问题,而是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管理等诸方面的复杂系统工程。为了妥善处理、解决现在的水利问题,需要大批既掌握水利专业知识与技术又具备其他相关知识,体现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现念,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因此,明确我国水利事业发展方向,注重专业知识与理论,课程实践、创新实践、专业实习以及人文科学的合理规划安排,既是水利行业对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也是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培养追求的方向[2]。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主要在国土资源、水利、水资源、城建、环保、交通等部门相关领域从事管理、设计和生产等方面的相关工作。如国家有关部委和地方水文工程勘察设计院、环境监测单位专业规划设计研究院、工程施工单位、企业、水文站、水利局等事业单位等,也可在水文学及水资源、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攻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目前,我国高等院中设置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高校已超过50所,除几所著名的大学外,大部分院校水文R当究票弦瞪就业的共同特点是:(1)专业面偏窄,市场适应性较差,专业对口或专业相关就业较困难;(2)水文与水资源管理单位大多数为事业单位,由于人事机制的原因,本科毕业生进入这些部门有一定的困难[3];(3)就业中选择攻读研究生深造的毕业生所占比例较大。

  (1)受传统高校教学思想的影响,专业教育注重系统性和理论性,而忽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等的培养,导致学生专业能力单一,市场适应能力弱[3]。

  (2)由于就业相对困难,水文专业招生规模和办学规模小,大部分高校没有水文水资源的实践实习基地或者平台,学生实习实践训练相对不足,造成学生动手能力较弱、工程实践能力不强,影响了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

  (3)专业课程的设置、培养方案等与就业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差距,导致培养的水文人才不能较好的满足现代水利行业的需求,造成学生就业相对困难。

  目前,我国民族院校中,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本科专业的学校仅有中南民族大学,该校于2011年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结合学校实际,中南民族大学开设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教学定位为培养具有较扎实水利科学知识,较好人文科学知识,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管理等方面应用能力与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方面专业知识的水文专业人才,能够更好地为我国水利事业,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水利事业服务。

  在招生规模方面,2011年、2012年的招生规模为两个班,每年约60人左右,从2013年开始,每年招生保持在1个班,30人左右。在课程设置方面,中南民族大学所开设的课程同时涉及地表水和地下水两个方面,与其他开设水文专业的高校所开设的基础课程基本一致。除了理论教学,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也开设了一系列实验、实践实习和课程设计等,如水力学实验,水信息技术与采集实验,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水文预报、水文水力计算、水资源开发利用、水文测验等课程设计。因此,该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比较广泛,主要是水利、水电、水文、水资源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以及攻读研究生。中南民族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2011级、2012级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中可以看出,考取研究生和进入公司企业是民族院校水文专业本科毕业生的主要就业渠道,分别占就业总人数的28.0%和42.4%。根据毕业生就业后所反馈的信息,以及对水利行业相关单位(主要是公司企业)的调研结果分析,当前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中存在以下问题:(1)部分重要专业课程开设时间较晚,从大三才开始开设,由于学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对这部分专业课程不够重视,导致掌握情况不是很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考研或以后工作;(2)与就业相关的专业实习实践偏少,工程实践能力较为薄弱,缺乏工作经验;(3)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较弱,本科期间参与的科研训练不足,进入研究生学习以后初期感觉比较困难。因此,根据就业等相关信息综合分析,拓展学生创新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针对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水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民族院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适应就业需求的水文专业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1)优化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的本科生应围绕基础厚实、知识广博、能力出众、视野宽广的创新实践型人才培养目标,在已设课程的基础上,以促进毕业生就业为前提,优化培养方案,改善课程设置。第一,对现有的课程进行评估和重新安排,在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提出的专业基础和核心课程的基础上,结合就业需求,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模块、专业基础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拓展模块和专业实践课程模块[5],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适应水利行业多口径人才需求。第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课程实施情况,将一些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提前,避免与毕业生准备考研和找工作的时间冲突。第三,根据校外生产单位的意见和调研结果,针对近年来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在水资源分布和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水资源规划和配置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适当增加3S技术、遥感技术、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等相关课程供学生选修。

  (2)强化实习与实践,提升工程实践与应用能力。完善“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应用创新性实验”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进一步规范和增加开放性实验环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6]。适当增加和调整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等实践实习的教学环节学时数,毕业实践实习环节和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毕业设计的内容要充分考虑利用实习单位的有利条件和业务方向;毕业生就业以毕业实习所在单位为重要渠道。通过强化实验、实习和实践锻炼,提升毕业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

  (3)培养创新能力,加强科学研究素养。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创造、创新、实践的能力,在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创新学分。学生可以通过应用创新性实验、开放性实验、本科生创新项目训练、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发表文章、专利等多种途径获得创新学分。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使毕业生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和科研中大胆创新,将新技术、新方法、新理论等引入到专业领域中,以解决生产实际中复杂多变的水文、水资源专业问题。

  (4)推进产学研用,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学校与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建立实习基地,通过实习,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对于就业有很大帮助。工作单位、学校以及科研机构都可以成为W生学习的场所,产学研用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对学校而言,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科研机构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社会竞争力。对企业和科研机构而言,与高校合作,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能够培养和选择符合自己单位需要的毕业生。通过学校、企业和科研单位密切地产学研用合作,实现共赢多赢。

  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培养创新实践型水文专业人才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水利事业进步的要求。民族院校以招收少数民族考生为主,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和教育水平相对落后,为民族院校水文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因此,为了满足国家、地区和行业发展的需求,民族院校水文与水资源专业人才的培养,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探索与创新,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方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和地区的水文水利事业提供优质的水文水资源人才。

  [1] 魏有兴,赵志涵.水利学子如何分享行业发展盛宴[N].中国教育报,2011-01-26.

  [2] 宋瑞明,马细霞,赵培培,王珂.基于现代化水利建设需求的人才培养方法探讨――以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0):34-35.

  [3] 孙守国,蒋晓辉.培养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思考[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3):81-82.

  [4] 郭纯青,周蕊,代俊峰.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桂林理工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为例[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4(11):83-85.

相关推荐
  • 优游注册-注册首页
  • 首页.安迪娱乐平台.首页
  • 首页/大摩注册_登录地址/首页
  • 首页利澳注册-怎么提现
  • 首页_聚星注册-首页
  • 百威娱乐-挂机
  • 首页500彩娱乐注册首页
  • 首页:优发娱乐注册:首页
  • 阳光娱乐-挂机
  • 新城注册-首选APP
  • 脚注信息
    版权所有Copyright(C)2023-2024首页_奇亿注册_平台 txt地图 HTML地图 XML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