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使得消费电子产品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各类消费电子产品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需品,市场也日益成熟。因此,本行业不存在明显的周期性。
作为对人们日常生活高度渗透的行业,消费电子行业市场因消费者习惯、节假日安排和商业促销活动时间不同而呈现出一定的季节性特征。欧美市场方面,由于其主要的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等销售折扣力度较大,因此第四季度在欧美市场是销售旺季。国内市场方面,受“五一”、“十一”黄金周、“双十一”、“6.18”、春节等假期及大型购物促销活动的影响,导致我国消费电子产品销售也呈现一定的季节性。
从产业链角度来看,全球消费电子的产能主要集中在以中国为主的亚洲和南美洲等地区,而我国的消费电子企业主要集中在我国华南和华东等制造业发达的地区。近年来,印度、东南亚地区、巴西、墨西哥等国家消费电子市场逐渐兴起,成为了众多品牌的制造基地和代工制造基地。受消费习惯、购买力、消费观念影响,高端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日韩等发达国家与地区。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及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东南亚、非洲等地区消费电子产品市场亦快速发展。
消费电子行业中产品种类繁多,应用广泛,从数据传输类、音视频类、充电类及数据存储类等产品细分市场来看,其相关技术及发展水平如下:
随着8K、5G、AI等行业技术的运用与普及,消费者对数据传输速度需求逐年增加,更快的传输速度成为存储类产品消费者与设计者的共同追求。在计算机通信接口技术尤其是高速串行总线普及下,更快捷的数据传输逐渐成为可能,高速数据传输将成为数据传输类产品的发展趋势。
5G、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应用,推动了传统产业数字化发展,数据流量呈指数级增长,数据传输需求呈现高速化、大容量化的趋势。光纤宽带网络呈现出从10G-40G向100G-400G跨进,并开始向800G部署的趋势,信号传输速率呈现高速化趋势,网线、网卡等网络信号传输产品朝着高传输速率方向发展。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智能消费电子产品种类愈加繁多,一台设备连接多类电子设备的需求逐渐增加,对设备的外设接口种类要求逐渐增多。扩展坞是连接各类消费电子设备的一种外置设备,为满足多设备互联的需求,其接口数量与种类不断增加,具备Lightning、USB、DP、USB-C、HDMI等多个接口。同时,为满足高速化、大容量化的数据传输需求,扩展坞的传输速率及容量不断上升。在高清显示屏8K技术发展及普及的背景下,扩展坞技术与时俱进,目前可以满足多设备视频超清8K传输需求。
近年来,随着蓝牙、WIFI等无线传输技术的迭代发展,其传输速率、功耗、稳定性等方面逐渐满足了电声产品的需求,使用无线传输技术的无线耳机渐趋成熟。在集成电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无线耳机采用的智能芯片的性能和功能都在逐步提升,在实现无线传输立体声信号,提高连接效率和稳定性,提升音质的同时,还极大地提升了无线年蓝牙技术联盟(Bluetooth SIG)推出了新一代蓝牙音频技术标准——蓝牙5.2标准,采用全新的LC3高音质、低功耗音频解码器、支持多重串流音频与广播音频技术,能够为TWS耳机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形态与使用场景。同时,通过主动降噪技术、环境降噪技术、AI通话降噪技术、骨传导技术等方式降低外部环境噪音,带来更清晰的通话体验及更智能的多设备交互方式,提升音质和用户体验感。无线耳机满足了消费者在社交娱乐、移动办公、运动健身等多个应用场景需求,使得消费者对无线耳机的需求持续增长。
随着5G、云计算、AI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加之新冠疫情的影响,大量活动从线下转至线上,极大的推动了音视频行业的发展。人们对音视频需求的大幅提升,推动了音视频传输技术的快速发展。目前,HDMI/DP产品逐渐普及8K视频传输技术,并逐渐向16K视频传输技术发展。网络传输产品也逐渐向传输速率达到40Gbps的CAT8技术发展,以满足人们生活和工作中对高速网络传输的需求。
充电器是一种运用智能动态调整充电技术,为其他电器进行充电的设备。随着新兴材料氮化镓在充电器上逐步得到应用,充电器正朝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效率更高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消费电子设备功能的逐渐丰富,设备耗电量也随之上升,快充技术应用于充电器能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提高消费者使用体验。目前市场上各大主要手机厂商都高度重视对快充技术的研发及市场应用。
此外,消费电子行业无线化趋势也催生出无线充电技术,市场无线充电技术主要有电磁感应式、磁共振式、电场耦合式、无线电波式四种,其中电磁感应式和磁共振式技术相对比较成熟、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无线充电技术发展催生了电子产品及其周边充电类配件持续多样化发展,产品种类越来越丰富。
移动电源储能性能主要取决于电芯容量密度,在电芯容量密度逐步提高的情况下,移动电源也朝着体积更小、重量更轻等方向发展。快充技术、无线充电技术等新兴技术也逐步应用于移动电源产品,同时,移动电源功能将进一步扩展与整合,移动电源应用领域向多领域延伸,充电功能与存储功能、接口扩展功能等相结合,设计趋向集成化,应用终端也不仅仅局限于手机等小型智能移动设备。
随着信息技术的深入发展与应用,海量数据的安全存储与便捷交流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与社交最基本的需求。在信息高密时代,公众对存储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该种需求的普及刺激了大容量存储产品的流行,存储技术得以不断更新发展。
此外,鉴于数据集中管理和共享的需要,NAS(网络附属存储器)逐渐在家庭、企业两个不同领域中得到应用,并部分取代了DAS(开放系统的直连式存储)。NAS作为一种将分布、独立的数据整合为大型、集中化管理的数据中心,技术上能够对不同奇亿怎么注册主机和应用服务器进行访问,其不仅有专业存储设计,还能够为多种客户端服务,使数据更加安全和便于访问。随着数码终端的普及,人们不仅希望能安全地存储数据资料,而且希望能在不同的设备中进行查阅、浏览,因此对NAS的网络存储需求持续增加,NAS存储方式或将成为数据存储的新趋势。
近年来,为了促进消费电子市场健康、快速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消费电子行业的发展。此外,在全球化大趋势下,为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充分发挥民营经济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民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与扶持企业品牌全球化。2020年,我国先后出台《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及《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做好稳外贸稳外资促消费工作的通知》,鼓励外贸发展,支持跨境电子商务及海外仓的建设。2021年,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意见》,支持国有品牌全球化,完善全球贸易网络,加快海外布局。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与推动作用。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6年全球GDP为761,538亿美元,至2020年升至849,717亿美元。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至2026年,全球GDP将升至1,273,907亿美元,全球经济形势较好,消费者消费能力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居民收入水平逐渐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稳定增长,2016年至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3,821元增加至35,128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8.08%。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快速增加提高了居民消费能力,虽然2020年受疫情影响人均消费支出较2019年有所降低,但2016年至2021年人均消费支出从17,111元增加至24,100元,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居民消费能力的提高带动了消费电子产品的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购买能力的提升,使得消费者对产品的追求从使用功能向高技术含量、功能多样性、便携、时尚等方向转变,进而促进了消费电子行业的进一步发展。
消费电子行业是典型的科技技术驱动行业,新技术在消费电子产品中不断应用使得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逐渐向智能化、便捷化、集成化等方向延伸,促进了消费电子产品快速迭代更新。消费电子产品正从以往单纯功能性终端演变为可以连接互通的集成化终端。在消费电子产品技术不断进步、市场需求持续多元化的背景下,为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并满足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保持行业优势地位,消费电子行业内企业必须持续投入较多的资源专注于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从而为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
中国是全球最大制造业国家。目前,相较于其他国家,我国劳动力、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成本方面的优势仍较明显,消费电子制造业厂家数量繁多,涵盖芯片、面板、光学、声学、电池等多个领域,我国消费电子制造业在全球贸易产业链中占据重要的位置。未来,随着国内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上游关键技术的突破及基础设施的建设,都将巩固我国消费电子制造业在相关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
在全球数字化的趋势下,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都对信息产业的发展进行了战略调整,将信息产业作为其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纷纷在此领域加强投资、布局。消费电子行业作为信息产业下细分行业,随着美国等国家对信息产业逐步进行战略部署,行业内人才的竞争、对投资资源的竞争、战略竞争将日趋激烈,加剧了行业内市场竞争。
近年来,受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影响,叠加新冠疫情的爆发等因素,消费电子行业上游的线材、五金、芯片等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将导致消费电子产品成本的增加,从而导致消费电子产品价格上涨,可能减弱消费者对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以及迭代换新的欲望,进而影响到行业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更多行业资料请参考普华有策咨询《中国消费电子行业市场调研及“十四五”发展趋势研究报告》,同时普华有策咨询还提供产业研究报告、产业链咨询、项目可行性报告、十四五规划、BP商业计划书、产业图谱、产业规划、蓝白皮书、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服务。消费电子行业特性技术水平特点及面临的机遇挑战